“為什麼說難呢?這又回到了我們一開始說的問題,導致這一切的背後,最根本原因還是制度的問題。”

“在封建制度下,土地兼併無解。”

朱元璋眉頭皺緊,問道:“為什麼?”

朱辰回道:“封建制度下,重農抑商,這就決定了農桑為國本,而土地則成為了最重要也是近乎壟斷的生產資料,從上至下,都要依靠土地生存,所以,土地成了各個階級必爭的生產資料。”

“而封建社會上,最重要的兩個階級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

“地主階級雖然人數佔少數,但他們卻佔據了大量的生產資料,而佔據大多數的農民卻只能佔據少量的生產資料,這就註定了地主階級更容易去兼併土地,如果你是地主,你會放過兼併土地,擴大家業的機會嗎?”

朱元璋搖了搖頭:“不會。”

人性都是自私和貪婪的,沒有人會為了其他人而白白放棄能夠擴大家業的機會。

“可是……難道就沒有辦法限制嗎?”

面對朱元璋的疑問,朱辰搖了搖頭。

“事實上,歷史上並不是沒有人提出過相關的辦法,北魏至唐朝前期,為抑制土地兼併實行過均田制,但效果不佳,後來到宋朝有王安石變法,再到明朝張居正草擬的一條鞭法,清朝康熙年間的攤丁入畝制度,等等這些都是限制土地兼併的政令,但只是取到了緩解的效果,並沒有讓這個問題得到根本上的解決。”

“無論他們怎麼努力,封建王朝到了後期,都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激化到無法調和的地步,只能推倒重建。”

朱元璋沉默了。

沉默了片刻之後,朱元璋眼中閃過一抹凝重,緩緩道:“既然地主,那朝廷可不可以把地主通通打倒,將他們的田地分給百姓呢?”

朱辰再次微笑的搖搖頭。

這個老黃倒是經常腦洞大開。

鬥地主。

這確實是一個有效的辦法,但是他還是沒有考慮到王朝所處的環境。

“這在封建制度下,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朱元璋追問。

朱辰回道:“因為封建朝廷或者說封建皇帝,他們自己就是最大的地主,他們代表了地主階級的利益,你讓他們自己把自己打倒嗎?”

朱元璋目瞪口呆。

朱辰繼續道:“還是以朱元璋為例,還未走上帝業之路的他,他就是標準的農民階級,但是走上帝位之後的他,還是農民嗎?當然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已經成了最大的地主。”

“作為最大地主的朱元璋,將土地分封給他下面的將相王侯,而這些將相王侯的下面又分成大大小小的家族,這些人就組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你說,朝廷會打地主嗎?”

面對朱辰連續的反問,朱元璋啞然。

朱辰道:“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說,那就是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這話落下,朱元璋如遭雷擊。

他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話,但是他大概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或者說他有自己的理解。

他還是少年時,蒙元天子是真龍,終有一天,他把蒙元推翻了,也就是屠了真龍,這個時候,他成了真龍。

但對於年少的他而言,他卻成為了當初自己最討厭的惡龍。

如果是其他人在他面前說這樣的話,他一定會當場將他一刀爆頭。

但是現在,他卻能夠聽得進朱辰的話,併為之深思。

當然。

他也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是惡龍是真龍,這得看你站在什麼角度去看,年少時,皇帝對他而言是惡龍,成為皇帝后,皇帝對他而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