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母牛灰的潔淨禮儀(民19章)如何指向基督的犧牲?(第2/3頁)
章節報錯
疾,正是對基督這一完美品質的生動預表。
- 未負過軛:它象徵著基督的自由與獨立。基督並非被迫順服神的旨意,而是出於對人類的愛,甘願將自己獻上,為世人承擔罪孽。這種主動的順服,彰顯了基督的偉大與無私。
2. 獻祭在營外,預表基督受辱與被棄
紅母牛必須被牽到營外宰殺(民19:3),這一細節直接預表了基督在營外受難的經歷。《希伯來書》13:12 - 13明確記載:“所以耶穌為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也就在城門外受苦。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他,忍受他所受的凌辱。”
- 營外的象徵: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營外是罪人和不潔之物所在的地方,象徵著被神棄絕的狀態。基督甘願在這樣的地方被釘在十字架上,承受著世人的羞辱與唾棄,擔當起世人的罪。這一行為,充分體現了基督的犧牲精神和對人類的無盡慈愛。
- 完全獻上自己:紅母牛被焚燒成灰,這一過程象徵著基督為了成就救贖,將自己毫無保留地完全獻上。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是徹底的、毫無保留的,祂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人類的救贖。
3. 血的灑落,預表基督的贖罪之血
紅母牛的血被灑在會幕前(民19:4),這一行為表明了血的潔淨作用。在舊約中,“血”是潔淨罪的必要條件(參《利未記》17:11),它精準地預表了基督的寶血潔淨人心的偉大力量。
- 基督的血除去罪汙:紅母牛的血能夠潔淨那些因死亡變得不潔的人,同樣,基督的血擁有著無比強大的力量,能夠潔淨人脫離罪惡和死亡的權勢(參《希伯來書》9:13 - 14)。基督的寶血,如同生命的清泉,洗淨了人類的罪孽,讓我們得以重新與神建立聯絡。
- 與神和好的方式:透過血,人與神恢復了關係。基督的血成為了新約的憑據,它見證了神對人類的救贖計劃,使人得以與神和好(《哥林多後書》5:18 - 19)。在基督的寶血中,我們看到了神的慈愛與寬容,也看到了人類的希望與未來。
4. 燒成灰象徵基督的犧牲成就潔淨
紅母牛被徹底焚燒,連皮、肉、血和糞都不例外(民19:5)。這一細節深刻地預表了基督“完全”獻上自己,祂的犧牲徹底成就了救贖:
- 焚燒代表完全的獻上:基督不是部分地獻上自己,而是將自己的生命、榮耀以及一切,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神,獻給了人類。祂的犧牲是全方位的、徹底的,沒有留下任何一絲一毫的保留。
- 灰的象徵:永恆的功效:紅母牛的灰被儲存起來,長期用於潔淨禮儀,這表明基督的救贖是一次永遠有效的獻祭(參《希伯來書》10:10)。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一次性地解決了人類的罪惡問題,其救贖的功效是永恆的,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弱。
5. 潔淨水預表聖靈的潔淨工作
紅母牛的灰與清水混合,製成潔淨水,用於潔淨不潔之人(民19:9)。這一過程象徵著聖靈透過基督的救贖潔淨人的良心,使人得以聖潔:
- 聖靈的工作:基督的犧牲透過聖靈應用在信徒身上,聖靈如同潔淨水一般,深入到信徒的內心深處,潔淨人的內心,使人與神恢復關係(參《提多書》3:5:“他便救了我們,是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聖靈的工作,是持續而深入的,它不斷地塑造著信徒的品格,使我們逐漸變得更加像基督。
- 潔淨的必要性:如同以色列人必須用潔淨水才能恢復潔淨一樣,基督徒也必須接受聖靈的工作,才能脫離罪的玷汙。聖靈的潔淨和更新,是基督徒生命成長的關鍵所在,只有在聖靈的引領下,我們才能在信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走向聖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