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年12月2日 香港(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一百一十二章
1963年12月2日
香港
香港站的新站長劉楚源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也是一個沒有特點的人,長相普通,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只見過他一面的人,很難從人堆裡把他再找出來,可一旦跟他獨處或者他盯著你說話時,就會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哪怕他依然輕聲細語、和顏悅色。
他在情報局算是少壯派,抗戰末期才從“軍委會諜報參謀訓練班”畢業,40出頭便升了上校,來香港前,任情報局布建處也就是一處的副處長,是實施葉翔之“敵後”計劃的骨幹。
劉楚源9月份就來過香港,因為列席“九全大會”又很快返回臺北,直到“九全大會”開完了,才正式上任香港站,併兼任“中二組”香港組組長。
劉楚源和趙安國在電料行二樓共同主持召開了香港站重建後的第一次正式會議,算是正式做了交接。趙安國仍然回任局督察室派駐香港督察。田佩瑜因堅守崗位有功,晉升中校,升任香港站情報業務官兼派遣業務官。羅清泉(田之雄)被扶正,任大陸研究組組長。行動組組長由行動處新調來的曹少武擔任。電臺臺長是先前抵港的吳鎮南。吸取此次出事的教訓,內勤人員編制進行了壓縮,研究組和電臺作為內勤都在站內辦公,行動組和情報組等外勤都在站外另擇辦公地點。
趙安國自從6月份見過坎貝爾後,雙方几經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了交易。趙安國還帶坎貝爾一行去看了貨,坎貝爾看了倉庫裡滿滿當當幾百箱土畜產進出口公司的原裝木箱,很滿意。可天算不如人算,就在雙方即將交易的前夕,趙安國被總部突然召回臺灣述職並與新任命的站長劉楚源見面,述職後又被局裡留下來作為教官給局裡主辦的督察人員特訓班講課。為期四個月的特訓班結束後,又列席了“九全大會”,一呆就在臺灣呆了快5個月。
從臺北返回臺灣,他立刻又聯絡了梁港生和坎貝爾。坎貝爾對他的不辭而別很是憤怒,漲紅著臉嘰裡呱啦說了一大通,並表示不願意同不誠信的人做生意。趙安國藉口老母病逝回臺奔喪,又耐著性子解釋了一大套關於中國人的孝順和喪儀的道理,加上樑港生的從中說和,坎貝爾才勉強點頭繼續交易,但提出價格要稍微再打個折扣。趙安國怕夜長夢多,只好咬牙同意了坎貝爾的要求。雙方確定成交價為4萬5千美元,過幾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搞掂了交易,今天趙安國顯得心情極好,毫無保留地向劉楚源介紹著情況,賬目移交也清清爽爽。他在擔任香港站臨時負責人期間的功績有目共睹,卻不居功自傲,對沒能升遷也毫無怨言,給局裡留下了深刻印象,與會的香港站主要幹部對他的高姿態也欽佩有加。
只有田之雄聯想到莫之英跟他說的關於豬鬃的事情,對趙安國的反常表現心裡產生了疑問,只是他還打不定主意,要不要調查此事。即使趙安國私吞變賣了這批豬鬃,查證也不是他工作範疇的事情;此外,他不知道趙安國是不是與站裡其他人沆瀣一氣,如果貿然調查,沒準兒會引起別人的反制和敵對,給今後的工作制造不必要的麻煩。可從另一角度說,如果查實掌握趙安國侵吞財產的證據,無疑會給總部留下深刻的印象,鞏固自已在香港站的地位,為獲取更高層級的情況奠定基礎。他思來想去,愈發感到這也許是把雙面刃,應該請示領導再做決定。
會議一結束,田之雄就回到自已的住處,密寫了一份有關香港站重建的情況和去臺參加國民黨“九全大會”的彙報,準備晚飯時分去嘉鹹街交給陳伯。
傍晚是香港最能體現它的勃勃市井生氣的時候。天邊的火燒雲像仍然蘊藏著熱力的灰燼,染紅了天際,卻奄奄一息。性急的攤販們點起各式各樣的燈火,張羅著大盆小碗,準備夜市的到來。在汙水橫流的街道上,充斥著煎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