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心……”
楊元慶jing神一振。心中充滿了好奇,笑道:“說說看,太子有什麼私心?”
“這涉及到唐廷高層的權力鬥爭,本來關內道是李神通的地盤,後來因為柴紹被俘,李淵便把關內道的勢力劃給了太子,這使李神通對太子很不滿。前段時間秦王推薦李神通為洛陽留守,就是因為李神通和秦王有靠近的跡象,所以太子便有了謀河西之意,這是因為河西是由李神通之弟李神符鎮守,所以太子一定會極力主張李神符來救援會寧郡,讓我趁機奪李神符的兵權。
盛彥師這番話雖然說得淺顯,但程咬金和羅士信卻聽得面面相覷,連裴仁基也沒有完全弄懂。楊元慶卻瞭如於胸,這就是唐廷第四號軍權人物李神通改投李世民而引發了內鬥。
可以利用這種唐廷內鬥的複雜關係,設計引李神符上鉤。
同時。楊元慶也細心地發現盛彥師雖直呼李淵的大名,卻依然稱李建成為太子,足見他對李建成還是很有感情,這使楊元慶暗暗思忖,得防備李建成再把盛彥師拉回去。
這時,裴仁基也補充道:“殿下,老臣也認為唐廷從河西出兵的可能xing極大,弘化郡和安定郡的守軍都是步兵,河西唐軍卻全部是騎兵,而且據我所知。黃河以西的數百里戈壁灘上並沒有下雪,其實不用兩ri,只需一ri一夜便可以趕到。”
‘一天一夜!’
楊元慶默唸了幾遍,目光注視著沙盤沉思片刻,這才對眾人緩緩道:“對付河西軍的辦法有很多,我們可以用一種代價最小的方式。”
他見眾人眼中都露出了極大的興趣。便微微一笑道:“我這條計策就叫做請君入甕。”……
從武威郡涼州城到會寧郡並不遠,只有一百餘里,事實上只要過了黃河便是武威郡的地界,武威郡也就是涼州,包括北面的甘州(張掖郡)、肅州(酒泉郡)、沙州(敦煌郡)等等,連成了一條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舊隋時便是朝廷戰略要地,大隋最高峰時曾在河西走廊上養馬近百萬匹。
正是有了河西走廊上的戰馬,打造了大隋強悍的騎兵,才使得大隋在與強盛的突厥作戰時屢戰屢勝,繼而開邊拓土,疆域遠至西域萬里。
目前唐廷接管了隋朝的牧場和戰馬,戰馬數量雖有下降,但依然有四十萬匹之多。
對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唐廷也格外重視,在滅掉西涼國後,李淵任命族弟李神符為河西行軍元帥兼涼州總管,統帥除敦煌郡以外的河西三郡兵馬,共計三萬餘人。危機籠罩在會寧郡上空,會寧郡銀礦關係到隋唐兩朝的國運,也成為了兩朝爭奪的焦點,在李建成的軍隊部署中,他也考慮到了楊元慶的一萬騎兵很可能會北上會寧郡,便在會寧郡部署了兩萬軍隊。
但李建成卻沒有想到裴仁基會率一萬五千豐州軍從靈武郡南下,形成了對唐軍的南北夾擊之勢,當他意識到這個嚴重問題時,危機已經形成。
在李建成的再三懇求下,李淵終於答應從河西派兵支援會寧郡,儘管李淵不想和楊元慶再戰,但他也絕不願意失去會寧銀礦……
在茫茫的戈壁灘上,一支浩浩蕩蕩的騎兵正沿著著戈壁灘上的寬闊馳道疾速向東奔行,旌旗鋪天蓋地,這是一支兩萬人的唐軍騎兵,為首大將正是襄邑郡王李神符。
李神符年約三十七八歲,長得酷似其兄李神通,一條通天鼻長得極為高挺,兩眼炯炯有神,使一把六十斤重的雁翎長刀,弓馬嫻熟,武藝出眾。
河西道原本是李神通的勢力範圍,在李神通又接管了關內道南五郡後,他便推薦李神符主管河西軍政。
可謂每人各有心機,李建成是想趁機收回河西勢力,而李神符也同樣是想借這次機會接管會寧郡,重新控制關南五郡。
所在他在接到李淵的飛鷹手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