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血腥前夕(第2/4頁)
章節報錯
黑海艦隊損失慘重,更糟的是,始作俑者波將金號依舊在地中海肆意遊蕩。
俄羅斯帝國必須優先抓回波將金號,哪怕放下一切其他事務。
畢竟,他們已經因荒唐的失誤失去了“十二使徒”號這一艘寶貴戰艦,如果再加上波將金號,那簡直是“買一送一”的災難。
“貝爾福首相,等俄羅斯艦隊撤離,我們也該撤軍了。不管過程如何,目標已經達成了。繼續逼迫俄羅斯只會適得其反。”
“哼,你說得對。”
“德爾卡塞部長也是一樣。坦白講,這件事鬧大對法國沒什麼好處。法國的目標本就是讓英國和德國退出摩洛哥,不是嗎?現在就讓這場會議收尾吧。”
“......雖然不太滿意,但也只能這樣了。只要英國和德國退出摩洛哥,我們法國也會撤退。”
德爾卡塞外長嘆了口氣,點頭同意。
反正雙方都不希望戰爭爆發,這是最好的結果了。
“至於俄羅斯和日本之間的協議問題......”
“那件事,我會再向陛下稟明一次。”
維特這麼回答了。但鑑於俄羅斯犯下的那些事,協議條件恐怕會比原本更加不利。
至少,附帶的蒙古已經確定會被剔除。
“這次希望決策不要再拖延了。”
“這個問題不用擔心。至少在今年之內會給出答覆。事到如今,我相信不會再有人說些無稽之談了。”
面對里希特霍芬外長的這番話,維特如此回答,並向一旁的別佐夫拉佐夫投去冰冷的目光。
如果一開始別佐夫拉佐夫不是為了個人私利無謂地固執己見,黑海艦隊根本不可能出擊,日俄戰爭也早該結束了。
“呃......”
別佐夫拉佐夫顯然明白這一點,因此面對維特冷若冰霜的目光,只能別過頭,露出一副死氣沉沉的表情,無法反駁。
就這樣,阿爾赫西拉斯會議結束了。
與艱難的會議過程相比,這樣的結局未免顯得過於荒唐和平淡。
但正如之前所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儘管曾發生過四國艦隊間的交戰,但無論是漢斯,還是其他人,都不願再讓事態進一步擴大。
更何況,各國的處境也不容樂觀。
首先,已經與日本開戰的俄羅斯自不必說;而法國,作為與俄羅斯結盟的國家,不僅因盟友惹事而被拖累,甚至成為了主動開戰的一方,因此也不可能強硬。
英國方面,由於這次事件已與法國和俄羅斯徹底交惡,自然不願進一步刺激兩國。而德國本來就只是隨英國而來,受到的損失最小,也沒有擴大戰事的理由。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德國、英國、法國還是俄羅斯,都不想因為荒唐的“波將金號叛亂”提前十年引發世界大戰。
因此,眾人一致決定將摩洛哥海戰這一愚蠢的行為定性為偶發事故,並翻篇。
“男爵,為了英德兩國的未來,我想我們很快就會進行緊密的談話。”
離開會場時,阿瑟·貝爾福湊近漢斯低聲說道。
看來,貝爾福和英國人透過這次事件,已經徹底下定決心選擇站在哪一邊了。
“話說回來,羅傑特溫斯基上將接下來會怎麼樣呢?”
這次之所以能以這樣的結局收場,正是因為齊諾維·羅傑特溫斯基上將的英勇犧牲,使損失得以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然而,羅傑特溫斯基上將自己恐怕難逃責任。
不論事態如何發展,沙皇都不會輕易放過他。畢竟不僅未能事先阻止“波將金號叛亂”,他還舉起白旗向敵人投降,讓俄羅斯帝國的顏面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