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容克之地(第3/4頁)
章節報錯
克們的計劃依舊未能如願。
一些容克出身的將領找到了軍隊最高長官參謀總長,但現任德國帝國陸軍參謀總長是施裡芬伯爵,而施裡芬對漢斯持友好態度。
此外,與他的前任不同,施裡芬是一個與政治絕緣的軍人。
“軍人只需做好軍人的事,軍隊將保持中立。”
“可這已經動搖了帝國的根基!”
“如果僅僅因為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帝國的根基就會被撼動,那我們的德國早就滅亡了。我知道你們為何如此激動,但這是無意義的事,別再胡鬧了,還是請回吧。”
施裡芬用平靜的聲音說道,容克們垂頭喪氣地走出了參謀總長辦公室。
既然軍隊最高層的施裡芬持這種態度,他們也無計可施。
“不管是比洛還是施裡芬,為什麼他們都這麼輕視這件事!”
“看來我們真的只能親自向皇帝表達我們的立場了。”
“可,如果這樣做的話,會不會激怒皇帝......”
對漢斯不滿的容克們陷入了深深的苦惱。
那個黃種人小子要成為和他們一樣的貴族,這對容克們而言無疑是對自尊的巨大打擊,難以接受。
但如果他們直接行動,就可能被視為挑戰威廉二世的權威。
而這是容克們絕不願意看到的後果。
因為他們有太多東西可以失去。
最終,一些激進的容克們決定採取最後的手段。
“把那個人引進來吧。”
“那個人?”
“是瓦爾德澤元帥。”
“什麼?!瓦、瓦爾德澤?!”
聽到“瓦爾德澤”這個名字,容克們的臉上都充滿了驚愕。
阿爾弗雷德·馮·瓦爾德澤伯爵(Alfred Ludwig heinrich Karl Graf von waldersee)。
又稱瓦德西伯爵,前任陸軍參謀總長,現任德國帝國元帥。
以及那個比皇帝更極端的保守主義者和反猶主義者。
至少威廉二世對猶太人沒有太多反感,儘管他不喜歡民主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但他不會像瓦爾德澤那樣公然宣稱他們應該像對付赤色分子一樣被清除。
如果瓦爾德澤沒有以八國聯軍總司令的身份被派往清國鎮壓義和團,漢斯進入宮廷時肯定早已釀成大禍。
因此,施裡芬在比洛總理的全力支援下,儘可能地推遲了瓦爾德澤從東方歸來的時間。
在漢斯這桶油已經倒滿的情況下,瓦爾德澤這團能燒燬一切的火焰是比洛和施裡芬都絕不會允許的。
但現在時間所剩無幾。
下個月,義和團之戰將透過《北京議定書》(辛丑條約)正式結束。
瓦爾德澤留在那裡的理由將完全消失。
各國駐華軍隊將在條約簽署後開始撤離,德國派往清國的遠征軍也將完成任務,返回祖國。
連同瓦爾德澤元帥一起。
“這......是不是太危險了?”
“你們也清楚,瓦爾德澤是個無法控制的人。”
一些瞭解瓦爾德澤性格的容克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對這個計劃的擔憂。
雖然現在瓦爾德澤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又年邁體衰,權力不如從前,但他曾是連俾斯麥都忌憚的臭名昭著的政治軍人。
稍有不慎,就可能變成為了抓一隻臭蟲燒了整座房子的局面。
一把鋒利到極致的刀,有時會連自己都割傷。
“而且瓦爾德澤的敵人太多了。如果把他引進來,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復雜。”
“這件事還是重新考慮一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