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了。他們重新安排了喪事的流程,讓六個姑子也參與到了其中。雖然這引起了一些村民的非議,但林曉堅信自己做的是對的。

喪事進行得莊重而得體,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對公公的敬意和懷念。六個姑子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們哭泣、祭拜、參與各項事務,彷彿在與父親進行最後的告別。

喪事結束後,林曉在村裡贏得了尊重。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傳統風俗不能成為歧視的藉口,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而這場喪事,也成為了稻香村一個新的傳統——女子也有權參與喪事的每一個環節。

林曉知道,公公在天之靈一定會為她感到驕傲。

在公公的遺體被火化後,林曉和家人們一同將骨灰盒安置在了家族墓地中。在那一刻,她緊緊握住姑子們的手,目光堅定地告訴她們:“記住,我們是父親的孩子,無論男女,都有責任傳遞父親的香火,延續家族的精神。”

林曉的話語,不僅是對姑子們的鼓勵,更是對自己內心深處信念的堅守。她相信,真正的香火傳承,不僅僅是血脈的延續,更是品德、智慧和愛的傳遞。女兒們同樣有能力,也應該被鼓勵去承擔這份責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林曉和家人們一起,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繼續著他們的生活。他們開始更加積極地參與社群活動,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和改變那些仍然固守著傳統偏見的人們。

林曉的女兒田田越來越體會到被公平對待的幸福感,她不僅學到了書本上的知識,更從母親和姑姑們的身上學到了尊重、平等和勇敢。她們明白,自己作為女性,同樣可以為家族、為社會做出貢獻,傳遞著父親的香火,延續著家族的精神。

林曉的家庭成為了稻香村熱議的話題,也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的美容院也隨著她自己被人們講述著,傳頌著。有一天稻香村的村支書突然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