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等。

然後在桌子中間點幾柱香,我們全家都在磕幾個頭,一般是三個。

然後,再弄個畚箕,燒幾個錫箔做的元寶。

反正和清明節差不多吧,只不過儀式放在家裡。

過年重要的是儀式,以前還能放鞭炮,現在都不能放了。

以前的春晚都是最重要的節目,現在很少看了,偶爾去瞄一眼。

我們過年,也許並沒有其他地方的那麼熱鬧。

外面的世界很熱鬧,心裡也許更需要的是安靜。

我們在外面喧鬧的過了一年,每天從這裡奔赴那裡,從這邊去那邊,感覺很熱鬧,心裡也許很寂寞。

世界很大,很多時候,找不到心靈的歸宿,讓我們不斷去看待這個世界。

我們需要的其實很少,最近流行斷舍離的生活,很多人不會體會到真正的內在需求。

斷舍離是一個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來,生活可能需要的沒有那麼多,摒棄自己不需要的,只留下必須的。

我們自己的內在需求,自己內心也未必知道。

生活本質很簡單。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劉禹錫的《陋室銘》,更是闡釋這樣一種道理。

2000年過去了,還有在一個外邦人,要重新提出這樣一種的生活理念。

這種理念是對是錯,根據因人而異吧。

幾年以後,一場曠世未有的大疫情,徹底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過年,都是喜氣洋洋的,都:()人生這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