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邊軍中選募而來,有些戰力。但多數都是未曾上過戰場的勳貴子弟,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和久經沙場的賊軍硬戰的。”

“那就是說只能固守了。”

李邦華臉色微變,抬起頭,“陛下是想固守京師?”

朱由哲點了點頭,“依愛卿看來,這京師能不能守住?”

李邦華還未開口,朱由哲再次出聲打斷他。

“李愛卿,國事艱難至此,已經不需要什麼遮掩了。我們君臣坦誠相見,一定要說實話,沒有任何顧忌的實話。”

李邦華沉默了,好久沒有說話。

這已是崇禎皇帝第二次提到要說實話,君臣坦誠相見了。

朱由哲等著,也不催促。

倒是朱由檢沉聲說道:“靠三大營是守不住京師的,除非有人前來勤王。你讓吳三桂遷民入關,確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但靠他那三萬關寧鐵騎遠遠不夠,你需要下詔天下兵馬勤王。”

朱由哲疑惑的看了朱由檢一眼。

心想,這老哥有長進啊!

開始不再以他以前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形勢了,他真開始以自己的經驗來替朱由哲考慮了。

當然,更多的是為了他的親人。

過了不知多長時間,李邦華直其身子,向朱由檢躬身行了一禮。“陛下要想守住京師。守內不如守外,靠內不如靠外。”

朱由哲疑惑道:“什麼叫‘守內不如受外,靠內不如靠外’?”

李邦華回道:“守內不如守外,指的是守京師不如守平陽,潞州,太原、代州,大同,居庸關,保定等要地。畢竟那裡地勢險要,有利於防守。靠內不如靠外是指陛下與其堅守京師,妄圖耗盡賊軍士氣,等其退兵。不如把希望寄託在外邊的勤王兵馬身上,靠他們擊退賊軍來確保京師安全。”

朱由哲輕輕的點了點頭,心中贊同。

但朱由哲沒有注意到的是,李邦華此時的眉頭去皺的更緊了。

“陛下,這隻能盡力而為,而不能完全保證能守住京師。臣的意思是,陛下應該做兩手準備,一面做抵禦闖賊的準備,一邊做南遷的準備。若形勢不可為,陛下可立即南遷。”

朱由檢看向李邦華,眼睛發亮。

而朱由哲則臉色難看,眉頭高高蹙起,“什麼算形勢不可為?”

李邦華道:“闖賊進軍京師,最有可能走兩條路。一條是攻平陽,下太原,之後或攻代州,或攻固關。另一條是走豫北,拿懷慶,破衛輝,攻真定。這兩路無論走哪條,最後都會在保定會師。若賊軍攻到保定,那便是形勢不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