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卯時。

王惜悅準時起床,洗漱。

等趕到智尚大師的茅草小院時,剛好卯時三刻。

在小院一角的亭子中,打坐的大師似有所感的睜眼看過來。

王惜悅以為自己已經起得很早,想不到師傅更早。

也不知師傅等了多久,她快速上前拱手行禮,“師傅,徒兒來晚了,讓您久等了!”

大師觀王惜悅面色已經沒有了昨日那般疲憊,於是溫和回應,“嗯,無妨,此後,你只要後卯時(6:00)過來即可,不必過早。”

“可都安排妥當了?”

王惜悅一邊在師傅示意下跪坐於蒲團上,一邊如實交代昨日的事情。

大師聽完點點頭,對他們兄妹兩人的安排很滿意。

接著問出心中一直疑慮的問題,“孩子,我給你的佛珠可還在身上?”

王惜悅先是一愣接著忐忑不安,師傅居然知道此事,難道這個佛珠不能送人或者有什麼禁忌。

當時腦袋一懵心血來潮就送出去了,也不知道對東方玉有沒有害處。

於是她趕緊將佛珠送出去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

她再三確認,“師傅,可是有不妥?”

大師輕嘆一聲,“緣起,不滅不散。”

“緣之一起,此後你們兩人的命運將糾纏不休了。”

難怪小徒弟會提前一年到來。

大師雖然詫異但還是為徒弟解惑,“於他人有益,而於你有害,沒有此物壓制你極易心緒困擾,情緒不定。”

“世間萬物,有得必有失!既然你已送出那就不必再介懷。”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

“來了就安心修行吧!”

聽了大師所言,王惜悅才平復心緒。

她真怕好心辦壞事,真怕自己的臨時起意,一不小心就會連累無辜之人。

看來以後做事,她得更加小心謹慎。

智尚大師其實昨夜已經對接下來徒弟的教導做了初步規劃,不過,現在他還是要聽聽她的想法,再因材施教。

“孩子,為師收你為徒,主要是為了幫你穩定心性和控制情緒,所以你主要修習的自然是佛門經文。”

“但其他領域,為師也多少有點涉略,你看看還想不想再學點其他什麼內容?”

王惜悅天生喜靜,偏愛讀書,自然不怕學習,能學的知識越多,對自己更有用,何樂而不為。

只是她自己也不知道要學什麼,不過經文和武功是絕對不能落下的。

她知道大師之所以家喻戶曉,不僅僅是因為師傅佛法高深,還因為他在其他方面也是有真本領的,只是她還一無所知。

也因此她更加好奇,“師傅,您還會什麼?”

大師緩緩一笑,“為師在書法、醫術、五行八卦及星象方面略熟識。”

王惜悅很是驚訝,師傅居然還懂這麼多東西。

雖然他只謙虛說略懂,但師父名滿天下,那絕對不是隻懂皮毛而已,肯定是造詣頗深的,不然怎麼可能在自己嬰兒時期就能算出自己未來之事。

她低頭認真思索起來。

任何時候,武力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手無縛雞之力絕對最吃虧,而且她本人不喜歡說廢話,很多時候,能動手絕對不願意動嘴。

人一生中疾病纏身的時間也不少,如果沒有健康的體魄,那就算天縱奇才也是難以施展,比如東方玉。

權衡再三,她在這裡要待上至少五六年,那要學習的東西還是多多益善的好。

於是她鄭重決定,“師傅,學武是為自保,徒兒在府裡已受過兩年的教導,徒兒希望能得到寺內武僧進一步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