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如果我們德國作為汽車工業的先驅者,無法搶佔先機,那麼在市場競爭中,美國人很快就會佔據主導地位。”

當漢斯提到在經濟和工業領域已逐步超越歐洲的美國時,眾人的眼神發生了變化。

德國,正是汽車工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正因如此,身為驕傲的德國人,他們絕不願意落後於那些只不過是後起之秀的“洋基佬”。

當然,眼下在美國真正重視流水線的可能也只有福特,但他並沒有說謊,這就足夠了。

“考慮到生產效率和人力成本,試點推行流水線生產倒也不是壞主意。”

“確實,未來市場擴大,我們的利潤也會隨之增長......”

漢斯的話顯然頗具說服力,不少汽車企業的代表都開始對流水線生產系統展現出濃厚的興趣。

其中,包括卡爾·賓士和邁巴赫。

“原本打算簡短說明的,結果還是說得有些長了。今天的討論就到這裡吧,大家可以各自散去。”

漢斯的話音剛落,各家企業的代表們連招呼都顧不上打,匆匆離開。

他們恐怕迫不及待地想回到總部,與高層和技術團隊商討對策了吧。

“呼,總算結束了。”

“我也該走了。我和自然主義者的朋友們有約,男爵,要不要一起來?”

“哈哈哈......這份好意我心領了,毛奇總長。”

漢斯對著試圖拉自己加入裸體主義聚會的毛奇勉強擠出一抹笑容。

與其去那種地方,他寧可主動去軍官學校報到。

“那麼,我也該動身了。我和英國大使有約。魯登道夫中校,務必嚴加保密。”

“請放心,除了陸軍情報部門,還有普魯士秘密警察參與,絕不會讓機密洩露。”

漢斯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心中充滿期待——究竟,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會是什麼模樣?

......

1906年在遺憾的別離與嶄新的相逢交錯之中終於落下帷幕,而1907年悄然到來。

然而,歐洲依舊是那個歐洲。

在英國倫敦,女權參政者們踏著泥濘遊行;在羅馬尼亞,彷彿回到了中世紀,農民起義爆發,導致一萬一千餘人喪生;在保加利亞,無政府主義的浪潮再度湧現,總理遭無政府主義者刺殺。

但僅憑這些動盪,還不足以撼動那個被稱為“美好時代”(belleépoque)的和平與浪漫。

歐洲人似乎早已將日俄戰爭時期的摩洛哥危機拋諸腦後,依舊如往常一般謳歌著和平。

當然,歐洲的平靜並不意味著漢斯的日常也能同樣平靜。

除了外交部的事務之外,還有許多需要他費心的事情。

首先,拖拉機計劃正如火如荼地推進。

儘管最終未能促成賓士與戴姆勒提前二十年合併,但無論如何,他們各自傾盡全力,投身於坦克研發之中。

當然,距離第一批原型機問世,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包括賓士和戴姆勒在內的一些汽車公司,已經開始試驗性地引入流水線作業。

此舉取得了顯著成效,彷彿德國汽車製造商們鐵了心要在這一契機下吞併整個歐洲汽車市場,紛紛投身於大規模量產競賽。

受此影響,近來的報紙紛紛大肆渲染,稱汽車價格即將大幅下降,未來每個家庭都能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煽動著市民們的期待。

“說到汽車,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以後還得建造高速公路才行。”

據漢斯所知,卡爾·本茨在這個時期便已提出過修建高速公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