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清亡了!(第2/4頁)
章節報錯
又或被稱為《辛丑條約》或《北京議定書》。
顧名思義,這是一項為了結束義和團戰爭而簽訂的條約,就在今天,9月7日簽訂。
因為《辛丑條約》,清朝變成了西方列強的半殖民地,日漸衰弱,十年後,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最終滅亡。
對於清朝來說,這實際上是一個“死刑宣判”。
而這一切,全都源於清朝上層的腐朽。
《辛丑條約》以及之前的義和團戰爭,都是清朝和慈禧太后等上層的自作自受。
為此付出代價的,最終卻是清朝的廣大無辜百姓。
“嗯,我叫你過來,就是為了讓你有點參與感。”
“啊?”
“漢斯,你之前不是清國人嗎?但現在你也是帝國的男爵。”
聽著這話,漢斯和外務部長里希特霍芬對視了一眼。
顯然這位外務部長也沒想到凱撒會這麼說。
‘真是太難了。’
二人悄悄地對視一眼,嘆了口氣。
他竟然會對這個低情商的凱撒有所期待,真是個傻瓜。
......
與此同時。
北京,駐清西班牙公使館。
“......我認為各位對這項條約都沒有異議或意見。”
清朝欽差大臣李鴻章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這位如今已年邁的老人,眼中充滿了深深的悲傷。
今天就是將來被稱為辛丑條約或北京議定書的條約簽訂之日。
這一天,也是他一生所奉獻的祖國命運被決定的日子。
“那麼,我們再確認一遍條約內容。”
負責條約的西班牙全權大使貝爾納爾多·哈辛託·科洛甘(bernardo J. de cologan y cologan)緩緩開口,目光仍停留在尚未乾透的條約文字上。
他是此次會議上在北京工作最久的全權大使。
因此,他擔任了辛丑條約的代表。
“......第五條,清朝禁止進口武器及製造武器所需裝置兩年。如果各國認為仍有必要繼續禁止,最多可延長兩年。第六條,清朝應支付賠款............”
科洛甘大使的話語繼續展開。
隨著他說的內容越來越多,李鴻章的內心彷彿在燃燒,心臟像被炙烤般疼痛。
清朝將支付4億5千萬兩賠款,年利率4%,自1902年起,分39年償還,最終支付9億8千2百多萬兩。
在北京設立公使館區域,實際上承認外國軍隊駐守北京。
拆除包括大沽炮臺在內,所有存在於北京至天津之間的炮臺等。
清朝幾乎沒有任何有利的條款。
一旦這個條約簽訂,清朝將失去一切,將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
“如果我有更多的力量......!”
如果能做些什麼,哪怕只是一點點,他或許還能嘗試修改那些不利的條款。
然而,李鴻章作為清朝的代表,站在這裡,但無權實際決策,他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
真正的代表是全權大臣、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匡。
他是清朝最無能、最腐敗的人物。
慶親王似乎早已決定將自己祖先建立的國家出賣給列強,他對列強無情要求的接受,毫無反抗。
但對於李鴻章來說,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
“那麼,我先簽字。”
在確認完所有條款後,科洛甘大使作為代表,首先在條約上簽字。
“終於,義和團戰爭結束了,真是痛苦的一年。”
英國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