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惡姚成識破舊夥計 美絳貞私放新黃堂(第3/4頁)
章節報錯
信的文書,然後風風光光地送他回衙門。外面的人知道了,還以為太守和員外您交情深厚,以後不但沒人敢告狀,說不定還能得到不少照應呢。他要是不答應,那就只能把他殺了,然後悄悄通知襄陽王起兵造反。”智化在一旁聽了,連忙稱讚:“好計!好計!”馬強無奈,也覺得只能這麼辦了,於是吩咐把倪繼祖主僕鎖進空房。
雖然把人鎖了,但馬強心裡還是七上八下,坐立不安。他走出大廳,來到臥室,見到妻子郭氏,忍不住唉聲嘆氣。他的妻子是郭槐的侄女,見丈夫愁眉苦臉,便問道:“又出什麼事了?這麼煩惱。”馬強見問,就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郭氏聽了,埋怨道:“這下可好了,居然把欽命的太守騙到家裡來了。我說你結交的都是些狐朋狗友,你就是不聽。我還聽說,你又搶了個叫錦孃的女孩兒,差點被人家紮了一剪子。你把這女子關在地窖裡,現在又把知府關在家裡,這可怎麼收場啊?”嘴上雖然這麼說,心裡其實也很著急。馬強又把沈仲元的計策說了一遍,郭氏這才不吭聲了。這時已經是初更時分,郭氏知道丈夫憂心忡忡,還沒吃飯,便吩咐丫鬟擺飯,夫妻二人相對而坐,喝起酒來。
沒想到,他們的這番對話全被郭氏的心腹丫鬟聽了去。這個丫鬟名叫絳貞,年僅十九歲,是舉人朱煥章的女兒。她父女倆原本是揚州府儀徵縣人,朱先生的妻子去世後,家道中落,便帶著女兒到杭州投親。可偏偏沒找到親戚,只好在孤山西泠橋租了幾間茅屋,一半給女兒住,一半用來開私塾教書。朱先生有一方端硯,他視若珍寶,每逢天氣晴朗、窗明几淨的時候,必定親自拿出來欣賞把玩,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半年前,有個館童因為朱先生養不起,被辭退了,這館童後來投到馬強家裡,無意中說起了這方端硯。這可就像點燃了一顆炸彈,馬強這個惡賊立刻派人去砸門索要。朱先生是個迂腐正直的人,不但不賣,還把來人痛罵了一頓。惡奴們回去添油加醋地一說,把馬強氣得暴跳如雷,立刻把朱先生送到前任太守那裡,誣陷他欠銀五百兩,還偽造了借據。太守明知朱先生是被冤枉的,而且他還是個舉人,不能因為賬目問題就用刑,可又收了馬強的重賄,只好把朱先生交給縣衙關押。馬強趁機到朱先生家裡,不但搜出了端硯,還把朱絳貞搶了回來,想納她為妾。沒想到這事被郭氏安人知道了,醋罈子打翻,大鬧了一場,把朱絳貞要了過去,留在身邊做貼身丫鬟。馬強沒辦法,只能暗自賠了不少不是,才哄得安人高興。從那以後,馬強見了朱絳貞,別說好好交談,就是正眼瞧她一下都不敢。朱絳貞心裡暗暗感激郭氏。她是個極為聰明的女子,把郭氏哄得像母女一樣親密,郭氏的簪環首飾、衣服古玩還有鑰匙,都交給她掌管。今天馬強回來後,她就躲在一旁,把這些事都偷聽去了,心裡暗自盤算:“我爹爹蒙冤已經半年了,什麼時候才能出頭呢?現在我何不放了太守,讓他救我爹爹,他肯定會感恩圖報的。”
想到這裡,朱絳貞提著燈籠,徑直來到空房門前,巧的是竟然沒人看守。原來惡奴們覺得這不過是個文弱書生和老僕人,沒什麼能耐,根本沒把他們放在心上,所以就沒派人看守。這也算是倪繼祖主僕吉人自有天相,暗中好像有神靈庇佑。朱絳貞看到門鎖著,連忙舉起燈籠一照,認清了鎖的樣式,從腰間掏出一大串鑰匙,挑了一把正好能插進鎖眼的,輕輕一轉,鎖就開了。倪太守和倪忠正急得不知所措,突然看見門開了,還以為是惡奴來加害他們,嚇得臉色蒼白。這時,只見一個女子提著燈籠走進來,燈光正好照在倪太守臉上,兩人對視,都驚訝不已。朱絳貞又用燈籠照了照倪忠,輕聲說道:“快跟我來。”說著,一伸手拉住倪繼祖就往外走,倪忠在後面緊緊跟著。
沒走多久,他們過了角門,來到花園。往東走了好一會兒,看到一個隨牆門,門上有鎖還有橫閂。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