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繼續討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每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之中,大家對當前金融各種行業的探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時代在發展,金融產品也需要不斷的傳創新,在中國很多時候都是市場先行,監管後。當政府認識到現在市場亂象叢生的時候,開始著手治理,但是任何東西市場一監管就死了,這個行業就廢了。很多當代的經濟學專家也認識到這些問題,比如吳敬璉等,他們就提出來要弱監管,市場要按照市場的本來規律去辦事。但是在金融行業裡,框架的性的監管,就會有很多人去鑽政策的漏洞,不斷去衝擊法律的邊緣地帶,直到最後大家都完蛋。
我們的談論還在繼續。
老朱說:“現在整體金融市場還是比較混亂的,政府的監管很多並未到位,這個恰恰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時候。”老朱雖然年紀比我們大一點,但是腦子比我們靈活多了,這是多年在市場裡摸爬滾打的緣故吧。
老陸點了一支菸,緩緩的說:“老朱現在風大,你正好站在風口這裡。”
大家輕輕的笑了幾聲。
我正拿著酒杯,呷了一口啤酒說:“老朱是市場派,哪裡有風就往哪裡跑,哪裡風大就往哪裡跑,我們比較瘦,風大了就躲到一邊去了,怕被吹走了。”
另外一個說:“書上說,豬的鼻子比狗的還靈,以前我不信,今天我信了。”
我們都哈哈哈大笑起來,一個個都往老朱那邊那邊掃了一眼。
老朱拿起酒杯喝了一大口,說到:“如果能夠飛起來,我這個姓氏也值錢了,你們也羨慕不來啊。”
我接著說:“老朱,你對傳統行業一直有深入的研究,不像我們這些人都是在所謂的金融的行業混,其實美名其曰金融業從業者,我們接觸得連皮毛都不是,只有像高盛和摩根這樣的人才可以說金融業從業者吧。”
老陸說:“你們還好,我這個保險業從業者最是苦逼,在國外保險業從業者至少是比較正規的金融從業者,保險業的入門門檻很高的,在社會上獲得大家的和認可和尊重。在中國保險業是個保底工作,當你實在找不到活幹了,你可以去賣保險。我們去和誰說理,苦啊。”
我說:“至少現在中國市場很大,保險業前途遠大,很多人都還沒有保險意識啊,政府也逐漸從全管生老病死,逐步交給市場來,不就是交給保險嗎。”
老陸:“說是這麼說,國內目前的收入已經得到了很大提升,在一二線城市保險的理念得到了基本的普及,那是我們一個人一個人,一單一單跑出來。但是現在在三線以下的城市呢,路漫漫其修遠兮。而且關鍵藍海剛剛看見,紅海就來了,除了本來國內的這家保險公司,你如中國人壽、平安、太平洋等等不說,國外的很多合資保險公司又出來了,很快政府應該會開放外資保險公司進來,那時也許連紅海都不是,就是死海了。”
另外一人說:“你是這個行業的資深大咖了,這樣的市場機會對你來說可能是更好的事情,你的選擇更多,你會有更多證實自己價值的機會。”
老朱說:“現在國家很多時候提倡要發展實體經濟,可是實體經濟的准入要求和綜合環境要求就比金融要求高的多,金融是個人有點錢就可以玩一下,實體就不是這樣的,稍微有一點把不準脈,就死翹翹了。”
我說:“確實,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股市裡大多數都是機構投資者,我們國家散戶可能還是比較多,現在開始透過市場引導創設各種公募和私募的基金,引導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老陸說:“關鍵是現在市場裡真正的專業人在哪裡,我和老劉、老朱、還有你們幾個,去考幾個證書,有幾個考不出來的,在一個市場裡混幾年,然後就成為基金經理了。這樣叫專業嗎。”
老朱:“中國的市場還是政策主導的市場,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