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開啟了?留著家裡來客人再喝也好啊!”

老爺子滿臉心疼的表情。

“大孫子開啟了你就喝,別辜負了孫子的一片孝心,咱家裡哪裡還會有什麼客人呀?”

劉桂香苦笑一聲。

以前二兒子還是軍官的時候,不能說家裡門庭若市吧,也時常有人過來串門。

後來兒子出了事,別說以前的親戚朋友了,就連自己的大兒子那個白眼狼,都和自己一家劃清了界限。

“不是還有咱大閨女嗎?過年時和女婿喝也行啊!”

看出了老伴情緒低落,老爺子立馬提起了自己大閨女一家。

“大閨女一家確實是個好的,那不是還有一瓶嗎?留著過年和你女婿一起喝。”

說到自的大閨女,劉桂香臉上又有了笑容。

老兩口一共養育了四個子女,老大張月娥是個閨女,張向東和張向南是老二老三,最小的閨女叫張月嬌。

大閨女張月娥從小就懂事,剛會走路就幫著娘看著弟弟,七八歲就開始一邊帶弟弟妹妹,一邊做飯,後來嫁到了隔壁白石公社的顧彎村。

大女婿一家也是明事理的,兩家的關係一直很親厚,哪怕是張向南出事,大閨女一家也沒有因為害怕受牽連而疏遠。

小閨女張月嬌嫁到了縣城,雖然沒有像張向東那樣明確說要劃清界限,可也三年沒有登過門了。

“爺爺奶奶,您二老要是想我大姑了,明天我騎三輪車拉著你們去看看。”

大姑嫁的有點遠,今年又家家戶戶沒糧食吃,大家都儘量避免探親訪友。

算起來,大姑上次來看爺爺奶奶,還是過年的時候。

“算了,估計你大姑家也沒有口糧,咱們就別去了。”

劉桂香有些心動,可為了不分閨女一家的口糧,還是忍了下來。

“奶奶,您想什麼呢?咱們家現在又不缺吃喝,明天咱們去給大姑家送點糧食,再把大木盆裡的草魚帶過去。”

這幾年,大姑沒少幫襯自己一家,現在自己穿越而來,還帶著系統,不說兼濟天下了,幫襯一下自己的至親,還是沒什麼壓力的。

“不行,家裡現在的糧食,都是你一個孩子掙來的,拿到你大姑家算怎麼回事?我這個老臉還要不要?”

張慶春是個特別軸的人,如果現在家裡的吃喝用度,都是自己掙來的,那幫襯閨女也就幫襯了,任誰也說不出別的。

可現在他們老兩口吃的喝的,還要靠大孫子呢,哪裡還有臉幫襯閨女。

爹,您說的這是什麼話,那是小光的親姑姑,這幾年要不是大姐從牙縫裡省出糧食給咱們,勝利和盼盼還不知道能不能養的活呢!

要我說啊,您二老就聽你們大孫子的安排就行了,明天去大姐家裡看看,也省的大家彼此掛念著。”

蘇紅這麼說不是要當家替二老拿主意,她只是要表明態度,幫襯大姑姐,她是沒有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