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敢!”

眼看王潛翻臉,那小廝也頓時臉色一變。

身為侯府的小廝,多少還是聽說過這些先生們平日裡的做派的。

尤其是這位王伯淵先生,聽說學的還是公羊派,不僅性情剛烈,而且極為推崇復仇主義。

別看他表面上都是一副彬彬有禮、以德服人的模樣,可一旦一言不合的話,說不得就要拔劍相向了。

便是那些官府的差役,也是不敢得罪這位爺。

“哼,既然不敢,那還不退去?”

王潛哼了一聲,長劍也被他拔出寸許,雙眼冷冷的看向小廝。

見此陣仗,小劉宏也是忍不住後退了兩步,看向王潛的目光,也多了些許害怕。

“先生莫氣,我們這就走!”

那小廝也不敢再耽擱,當即便護著劉宏,朝著院外走去。

看著對方離去的背影,王潛暗自嘆了口氣。

待幾人身影消失之後,王潛也回到了草廬之中。

如今已經決定不再教授劉宏讀書,也就相當於斷了收入來源,需得對家中餘財進行清點,以確保自己能夠堅持到守孝期結束才行。

不多時的功夫,王潛便翻找出了一千枚五銖錢以及一石大麥。(漢時一石大概相當於後世的60斤左右。)

按照此時的物價來說,一石大麥要二百錢左右,省吃儉用的話,倒也足夠半年的用度。

當然,除了錢財之外,王潛手中最珍貴的資產,莫過於書架上的那二十餘捆竹簡。

在這個時代,人們想要當官、想要出人頭地,就必須讀書識字才行。

而此時,由於印刷術尚未出現,造紙技術也相對落後,書本只能透過傳抄的手段來進行傳播。

然而,一片竹簡最多也只能記錄二十多個字,想要抄一本書下來,那耗費的功夫真是難以想象。

而且書本極其稀少,尋常學子想要抄一本書,必得不遠千里去尋師訪求,甚至是拜入人家名下,才有機會進行抄寫。

因此,古代便有了“黃金滿籯,不如遺子一經”的說法。

可見,想要讀書,是何等的不易。

閒來無事,王潛便隨手拿起一捆竹簡,翻看了起來。

書中記錄的內容,正是前身抄寫而來的尚書。

本就對歷史感興趣的王潛,也是立馬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很快就沉浸其中。

……

劉宏所居侯府,位於解瀆亭居中的位置。

雖是侯府,但其門楣卻稍顯破敗,佔地不過五十多畝,黃土夯成的院牆,高不過八尺,且多處牆皮脫落。

兩扇紅色大門,也好似覆上了一層白霜,顯得頗為暗淡。

牛車剛剛停穩,一名小廝便上前拍了拍院門。

“快開門,君侯回來了!”

院門開啟,一名中年管家,從裡面探出身來。

“君侯?”

看到牛車上的劉宏,管家也是一臉的詫異,“您不是去伯淵先生那邊修習學業了麼,怎的回來了?”

“害,先生不願教了!”

劉宏跳下牛車,一邊說著,嘴角卻是微微翹了起來。

到底是少年心性,想到不用再辛苦讀書,心裡也只剩開心,倒也全然忘了其他。

“先生不願教了?”

管家先是一愣,隨即凝聲道:君侯,此事不小,您需得去向主母說明才行。”

“這個……”

想到自己的母親,劉宏小臉兒閃過一抹懼色,然後扭頭看向那名小廝,“先生不是讓你轉告嗎?你先去見我阿母!”

“啊?”

那小廝臉色一變,哆嗦著嘴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