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百姓反抗。

面對國家即將滅亡的事實,微子感到萬分沉痛的同時,也提出了逃走的想法……”

說到這裡,王潛頓了頓,然後看向劉宏,“你來說說,微子的想法,是還不對?”

“我覺得……”

劉宏撓了撓頭,神色間有些遲疑。

王潛眼睛一抬,“摸要遲疑,只說汝心中真實所即可!”

“先生,學生以為,微子之想應是對的!”

“這是為何?”王潛又問。

“因為,憑微子當時之能,想來也救不了商朝。

因此,他只有逃走才能保全自己,畢竟只有先保全自己,才有機會再次崛起……”

隨著劉宏話落,一旁的程立也不由神色一動。

一般人在初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肯定都認為微子是因為怯懦、不仗義。

但這個劉宏小小年紀,竟能想到其中更深層次的東西,當真是非同一般。

王潛扭頭看向程立,“不知仲德兄,以為如何?”

“在下所思,倒是與令徒一致,微子出逃,看起來是消極,實則乃明智之舉!”

程立凝聲回道,然後看向王潛,“莫非伯淵兄有不同見解?”

王潛笑了笑,“微子的想法固然明智,也是合乎情理的,但也不可全盤效仿!”

“哦?”程立眉頭一動,“還請伯淵兄細說!”

“覆巢之下無完卵,微子既生為宗親,便註定無法擺脫商朝的印記。

他既然享受了商朝帶給他的福利、地位,就有責任為國家盡一份力。

,!

然而,他卻在國家遭難之時,選擇了出走,便是不忠。

倘若人人效仿,豈不危險?”

程立皺了皺眉,“可微子卻保全了性命,還當上了宋國的國君,豈能曰無完卵乎?”

王潛笑著搖了搖頭。“那是因為他遇到了周武王,子嬰遇項羽還不是被殺了?

將自身生死,假於敵人之手,何來明智一說?”

“這個……”

程立遲疑了一下,隨即說道:“話雖如此,但大勢如此,便是微子如何反抗,也無法改變吧?”

對於王潛的說法,程立卻是很難贊同的,畢竟微子與子嬰的情況完全不同,兩者之間也沒什麼可比性。

“仲德兄,吾之所言,並非要論對錯與否,微子的做法雖合乎情理,卻不可人人效仿。”

“昔日王莽篡漢,若光武皇帝也如微子一般,何來我大漢今日之江山?”

“正所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身處汙濁亂世當中,總需一眾熱血勇敢之人挺身而出、用以滌盪世間,以給人希望、不至使人沉淪木然。

正因如此,我炎黃血脈才能生生不息,綿延至今。”

“此乃大義,絕非不識時務!”

“不過,世事無絕對,情境不同、選擇亦有不同,有藏器於身者,亦有逆流而上者。”

“前有勾踐臥薪嚐膽,後有光武中興漢室。”

“此二者,皆有可取之處,但關鍵還需多面去看、去想,絕不可偏執一隅!”

王潛侃侃而談、字字璣珠,話雖止,但其餘音未絕,縈繞於頂、讓人回味無窮。

只見劉宏小嘴微張,怔怔的看著王潛,目光之中滿是崇拜。

程立雖表面不動聲色,但內心的深處,卻已翻江倒海。

尤其是王潛結尾的那句話,好似一縷雲端飄妙音,灌入了他的頭頂,頭皮一陣發癢。

此時的程立,只感覺自己好像悟到了什麼,但又非常模糊,不知該如何形容。

幾人默然不語,天邊一陣電閃,轟隆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