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3/4頁)
章節報錯
卻突然落在了末尾處,一個少年的身上。
沒錯,就是少年!
他坐在席間,卻透著與眾人格格不入的倨傲。
看年紀,大約在十四五的模樣,生的儀表堂堂,頗有文秀。站起來,大約七尺身高,體格略顯纖瘦。身著月白色博領禪衣,衣袂飄然。只是,明明年歲不大,卻要做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在末尾處端坐,看上去很是孤單,仍舊透出堅強之氣。他直著腰,挺著胸,故作穩重。
可十四五歲,就是十四五歲。
你再怎麼裝,也不可能像是二十四五歲……
曹朋心裡一動,隱隱猜出了,少年的身份。
周不疑!
毓秀樓外,史阿曾與他說,周不疑在。
周不疑這兩年在許都,接連挑釁曹朋,但曹朋始終沒有回應。一來,他懶得和周不疑爭執,二來呢,他在滎陽,而周不疑在許都,兩人並沒有交集。卻不想,居然在這毓秀樓中相會。
剛才在門外時,曹朋就聽到了雅閣中的爭執。
就是周不疑和應瑒等人的辯論。
而辯論的焦點,正是荀子的性本惡論。應瑒以為,人性本善;而周不疑卻堅持認為,人性本惡。正因為惡,聖人所以教化……這牽扯到一個教育的根本,所以雙方爭論的,也是極為激烈。
只是周不疑這兩年,太過於張狂,以至於不為人所喜。
他駁斥過荀悅,和孔融爭論過,批評過胡昭,抨擊過鍾繇……
而這些人,或是不擅雄辯,如胡昭;或者不屑於與之爭執,如鍾繇。孔融曾和他討論過,但卻發現,這少年好強詞奪理,也就失了興趣。至於荀悅,因《申鑑》一書,對讖緯之學進行批判,也和周不疑發生過一次辯論。那一次,周不疑以天人感應為基礎,令荀悅啞口無言。
畢竟董仲舒開創了漢代儒學的興盛,而天人感應更被皇室所尊崇。
荀悅本來是批判那些人為製造的祥瑞讖緯。可是牽扯到了天人感應,卻不免有些束手束腳。
曹朋曾研究過周不疑和荀悅的那次辯論,覺得是一次偷換概念的經典辯論。
當然了,這也和荀悅是老實人有關,不知不覺,被周不疑帶進溝裡,等想要反擊時,已無能為力。
周不疑的才學究竟如何?
曹朋並不清楚。
但曹朋卻可以從周不疑的幾次辯論中看出一些端倪。
這孩子博覽群書,見聞廣博;他思路敏捷,而且很懂得偷換概念的妙用,的確是有些本事。
可孩子啊,你想成名沒錯,卻不能如此張狂。
你幾乎把整個中原士林,得罪了一個遍……有些東西,即便是你說的有道理,可你得罪了那麼多人,又豈能有好果子吃?孔融這些人都是厚道長者,若換個心胸狹窄的,你小命難保。
周不疑,也正在打量曹朋。
+++++++++++++++++++++++++++++++++++++++++++++++++++++++++++
從內心而言,曹朋並不痛恨周不疑。
相反,他覺得周不疑很可憐。
他還是個孩子……一個根本不清楚,這世道有多麼險惡的孩子。你看他強做出一副堅強的模樣,在大人們冷漠的目光中,表面上似乎很鎮定,但內心的惶恐,恐怕只有他自己明白。
十四歲,便來到了龍潭虎穴。
雖然不知道,他究竟是受了誰的指使,卻要承擔著無盡的責任。
雅閣裡十幾個人,卻沒有人坐在他的身邊。從曹朋走進來後,所有人似乎都在圍著曹朋轉,也就更透著少年的幾分孤單。你能堅持多久?亦或者說,你能在這險惡的世界裡,存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