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姓施,家住白家驛,今年十七,他家在白家驛鎮上有一座三進的宅院,六七個僕婢,兩座鋪面做綢緞和藥房生意,還有二百多畝地,在城裡嘉會坊有一座宅子租出去賺些租金,前幾年父母亡故之後便守著家業過活,他還有兩個叔叔,只是都不在京城。聽說這哥兒從小就愛舞槍弄棒,結識了你大哥之後便去他手底下領了份差事,是個知道上進的。”

溫華合計了一番,“家產不薄呀,娶個小家碧玉也不算難事,怎麼就想娶咱們家的婢女呢?”

宋氏笑了,“可不麼,我也琢磨來著——聽你大哥說他心氣兒高,一心想娶個識字明理又會管家的,相貌還要好,難得不看重出身。上回在咱家瞧見滴珠教小丫頭們算賬,就上了心,知道是後院的丫頭,就求你大哥來問問。我琢磨著,玉竹比滴珠更勝一層,未必入不了他的眼。”

溫華笑了笑,“性格脾氣呢?玉竹雖然能幹,性子卻有些過於通透了,是個不愛與人爭競的。”說著,她卻暗暗琢磨:那人既然看上滴珠,想來喜歡性子活潑的姑娘,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惦記,將來若是與玉竹相處不好,倒是害了她……

“你大哥每每帶人回來從不讓進後院,就是有要拜見我的,也都是在前邊兒,說起來,要不是他提醒,我還真想不起來。”宋氏頓了頓,回憶道,“那還是去年入秋的時候……那孩子長得挺精神,白淨面皮,個兒也挺高,特別愛笑。你大哥說他使得一手好槍棒,當時粥兒和餅兒還鬧著要看他耍槍,他也真是好脾氣的,帶著那兩個小的在院子裡玩了半天。只是……”

溫華心裡一動,接道,“可是擔心他父母沒得早,缺少管教,性情不遜?”

宋氏點點頭,“可不是麼?現在想想,他未嘗沒有奉承你哥哥的緣故,真性情是什麼樣兒的咱們卻不知道——玉竹那孩子是個好模樣的,就是脾氣太軟了些,這樣的孩子誰能捨得她嫁出去受氣?再說媒人這活兒可不是輕易擔的,做得不好便要招來怨忿。”

溫華想了想,拈了塊點心咬了一口,嚼了兩下,喝了口茶水嚥下去,“這事兒……滴珠有些孩子脾氣,所以我就想著給她找個性情穩重又有些頭腦的,這樣兩人過日子才能和和睦睦的,要是給她配個跟她一樣的,哪天一言不合吵起來,兩人不對著嗆火才怪,我看還是徐師傅的兒子更適合她。”見宋氏點頭,溫華又道,“娘,不如找一天讓那姓施的來家裡一趟?您幫著給參合參合,仔細瞧瞧,若是個好的,就找機會讓玉竹和他碰個面,要是兩人有戲,就不妨請大哥大嫂做一回冰人。”

宋氏聽了溫華的話,流露出些許讚許之意,“這樣也好,回頭我去跟你大哥說,儘早找一天讓那孩子過來,到時候你給玉竹打扮打扮……算了,先別告訴她,省得她多想,到時候看情形再說吧。”

溫華笑道,“要是兩人合適,大不了陪送一份嫁妝,倒是成就一樁好事。”

其實,關於玉竹的婚事,溫華承認她有自己的私心。玉竹既然是元真這位顏家的四姑奶奶贈予的,將來她跟著自己到了顏家,知道她身份的,對待她和自己其他的丫鬟,態度必然有所不同,若是給自己帶來麻煩,到時候再想發落她不免束手束腳。再說相處了這幾年,她也著實欣賞玉竹那不驕不躁的通透性情,又何必非要用宅門是非去試煉這份主僕緣分呢?

陪嫁的人員她已經選定,過兩天回永寧坊就該把這事兒安排下去了。這兩年她把自己屋裡的丫鬟們梳理一通,不聽話不稱意的都安排到別處去了,四個二等丫鬟是她精心考量過的,可以全跟過去,三等的小丫鬟裡再挑四個,年紀就限定在八歲到十一歲之間,必須是家生子,老子娘健在的,到了顏家不怕她們作怪,至於一等的大丫鬟們——就像滴珠和玉竹,她們早已到了婚嫁的年齡,安排下去,該配人的配人,年紀還小的就交給春樺嬤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