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守夜(第2/4頁)
章節報錯
,母親忙碌的身影漸漸放緩,最終坐到了米利坨夫的身旁,兩人相視一笑,無需多言,彼此的心已經緊緊相連。在這樣一個平凡而又特殊的夜晚,米利坨夫體會到了家的真諦,那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情感紐帶,是無論風雨,都能給予他力量的存在。
在這個小村莊裡,傳統的紐帶將人們緊密相連,誰家有事,大家都會伸出援手,尤其在面對生命的終結時,這種情誼顯得更為濃厚。喪葬之事不僅是對逝者最後的尊重,也是村民們集體情感的宣洩。他們有著一種古老而莊重的習俗——守夜,每當村中有老人離世,每戶人家便會派出一名代表,聚集在逝者家中,共同度過這漫長的夜晚,以此緬懷逝者,表達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死亡的沉思。
在溫暖的屋子裡稍作停留,米利坨夫向母親簡短告別,他感受到了一種使命的召喚,那是在這個小社會中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的責任。夜色如墨,星光點點,他踏著積雪,一步步向著紹伊谷家的方向走去。寒風雖然刺骨,但內心卻因為即將參與這場莊嚴儀式而感到莫名的平靜。
一進門,就被眼前的場景深深吸引。父親正和其他村民圍坐在靈堂前,他們的面容肅穆,眼神中流露出對逝者的哀思。中間擺放的是一個看似普通的破糖瓷盆,但它此刻扮演著火爐的角色,裡面燃燒著的是通紅的老樹根,散發出陣陣溫暖,也映照出每個人臉上的光影交錯。米利坨夫的目光越過眾人,投向身後的靈堂,那裡是他未曾涉足的神秘之地。
靈堂前掛著一張素色的簾子,它像是守護著逝者最後的尊嚴,不讓外人輕易窺探。簾子前的小方桌上,兩支白蠟燭靜靜地燃燒著,燭光搖曳,映襯出一種超脫世俗的寧靜。蠟燭旁邊,一根木棍上繫著銀魂符,那上面刻著的符文曲曲折折,充滿了古老文化的韻味,它們訴說著關於靈魂歸宿的古老傳說,讓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
米利坨夫緩緩走近,心中充滿了對未知的好奇和對逝者的尊敬。他與父親交換了一個眼神,無需多言,彼此之間的情感已經透過眼神傳遞。隨後,他找了個位置坐下,加入了這場靜默的守夜儀式。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和諧,火爐的溫暖、燭光的溫柔、以及那銀魂符的神秘,都在無聲地講述著生命的輪迴和時間的流逝。
隨著夜的深入,米利坨夫開始聆聽村民們講述的往事,那些關於紹伊谷老人的故事,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則讓人淚溼衣襟。這些回憶,如同一顆顆珍珠,串聯成了逝者一生的縮影,也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對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米利坨夫和認識的長輩同輩們一一打了聲招呼後,便讓父親回家休息去了。他知道,守夜雖是一種傳統,但也是一件極其耗人精力的事情,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充滿哀思的夜晚。大家就那麼圍坐在一起,聊著天,用話語填滿這寂靜的夜空,試圖驅散心中的悲涼。米利坨夫白天趕路已久,身體早已疲憊不堪,在這溫暖的火盆旁坐下不久,便感到一陣陣睏意如潮水般湧來。在燭光搖曳和村民們的低語中,他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然而,就在夜深人靜之時,一陣突如其來的冷風猛然吹過,將米利坨夫從夢中喚醒。他睜開雙眼,只見靈堂的門敞開著,之前的熱鬧已蕩然無存,圍坐的人群不知何時已經散去。只有火盆裡的木炭無力地燃燒著,發出微弱的光芒,彷彿也在訴說著夜的寂寞。米利坨夫站起身,伸了個懶腰,正準備踏上歸途,結束這漫長的一夜。
就在這時,一隻枯瘦的手從旁邊的陰影中悄然伸出,打破了夜的寂靜。米利坨夫本能地後退一步,睡意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那隻手穩穩地拿起一些劈好的木頭,輕輕地放入火盆之中,頓時,火光變得更加明亮,照亮了整個靈堂,也驅散了四周的陰暗。從陰影中緩緩露出一張蒼老的臉龐,是一位老人,他穿著一件顯然年代久遠的大衣,領子高高地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