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見李誦前來,愈發癲狂,手中法術更甚。劉瓊幾近昏厥,黑衣人奮力抵抗,卻難敵太妃邪術。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李誦挺身而出,大聲喝道:“太妃,你作惡多端,必遭天譴!”話音剛落,一道金光從天而降,竟將太妃的法術破除。太妃驚恐萬分,癱倒在地。

劉瓊得以喘息,緩過神來。黑衣人趁機將太妃制住。李誦望著太妃,怒目而視:“你機關算盡,終是自食惡果。”

太妃卻仍不死心,咬牙切齒道:“哼,這不過是開始,爾等休想安寧。”

眾人將太妃重新關押,嚴加看管。劉瓊與李誦、黑衣人離開冷宮,一路上憂心忡忡。

是夜,劉瓊獨坐窗前,思緒萬千。窗外月色如水,映照著宮牆之上斑駁的影子,彷彿每一塊磚石都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秘密。她忽覺窗外黑影一閃,心中一驚,連忙警覺起身,卻只見夜色茫茫,未見異常。劉瓊微微皺眉,正欲回榻休息,那黑影竟再次出現,且伴有陰森哭聲,如泣如訴,令人毛骨悚然。

劉瓊大喝一聲:“何方妖孽,竟敢現身作祟!”

那黑影似乎被她的氣勢所攝,緩緩現出形來,竟是一宮女模樣,面容慘白,眼中含淚,泣道:“吾乃昔日被太妃所害之人,冤魂不得往生,今特來求助。”

劉瓊聞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憫之情,道:“吾定當為你等伸冤。”

宮女聞言,感激涕零,叩謝一番後,便消失不見。劉瓊望著空蕩蕩的夜色,心中五味雜陳,久久不能平靜。

次日,劉瓊將此事告知李誦與黑衣人。李誦沉吟片刻,道:“此等靈異之事,不可輕信,亦不可忽視。需得小心應對。”

黑衣人亦點頭稱是,道:“宮中局勢複雜,人心難測。此事或許與太妃餘黨有關,需得加緊防範。”

幾日後,宮中舉辦盛宴。仕女們頭戴鮮花,身著華服,相互嬉戲,歡聲笑語不絕於耳。然而,在這繁華的背後,劉瓊卻無心玩樂,心中總覺有事將發。她環顧四周,只見那些仕女們個個面若桃花,笑顏如花,彷彿置身於一個無憂無慮的仙境之中。然而,在這美麗的外表之下,卻隱藏著更為複雜的情感糾葛和政治鬥爭。

正此時,一仕女突然倒地,面色慘白,口吐白沫,渾身抽搐不止。眾人皆驚,亂作一團,紛紛上前檢視。劉瓊亦連忙擠入人群,只見那仕女雙眼緊閉,呼吸微弱,似已奄奄一息。她心中一沉,忙伸手去探其脈搏,卻覺一股陰寒之氣襲來,直透心扉。

李誦聞訊趕來,見狀大驚,忙命人傳太醫前來診治。然而,太醫一番診治後,卻搖頭嘆息,道:“此女已氣絕身亡,無力迴天。”

眾人聞言,皆惶恐不安。宮中謠言四起,皆言是冤魂索命,宮中一時人心惶惶。

劉瓊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與黑衣人暗中調查。他們來到那仕女房中,只見屋內陳設簡單,卻整潔有序。劉瓊在屋內仔細搜尋一番後,終於在床榻之下發現一詭異之物。那物形似符咒,上書密密麻麻的咒語,散發著淡淡的陰氣。

劉瓊拿著符咒,沉思片刻後,道:“此符絕非宮中之物,定有蹊蹺。”

黑衣人亦點頭稱是,道:“看來此事背後定有陰謀。需得小心應對。”

正說著,忽聞一陣冷笑傳來。劉瓊與黑衣人尋聲望去,只見一蒙面人立於窗前,身形鬼魅,面目難辨。

蒙面人冷笑道:“爾等休要多管閒事,否則性命難保。”

劉瓊聞言,怒目而視,厲聲道:“你究竟是何人?竟敢在宮中作祟。”

蒙面人不答,轉身欲走。黑衣人見狀,飛身追去,卻追之不及,讓其逃脫。

劉瓊與黑衣人將符咒之事告知李誦。李誦聞言,面色凝重,道:“此事恐與太妃餘黨有關。需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