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向著雄關城出發!

根據省裡通報的情況得知柳師是一個整師,雖然裝備良好,但卻是以步兵為主,只有很少的部分人騎馬,這樣,自衛團完全可以趕到雄關城阻擊柳師的進軍步伐。

漢禹騎著馬,很快也進入了山區,目光所及,都是荒涼景象,路邊的客棧酒肆都已經閉館,路上也少有人走動。

他想起遇到的那一家難民,就是這麼被兵災趕出家門的,而生活困頓朝不保夕的難民,又何止他們一家?

他非常贊同查理提出的眾生平等,因為這不過是司馬遷說過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另一個說法,與茂林寺的普度眾生是異曲同工,而茂林寺那句“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境界,就是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實現眾生平等的關鍵一步。

有了這個境界,什麼名利,什麼生死,都是根本不可能為之心動的,只有認準了實現眾生平等的人生目標,才是可以跳出這種一切為個人恩怨進行思慮的。

就這麼幾個人去對一個師長進行工作,艱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危險程度也是可想而知,即使有引薦信,但是面對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路上,沖毀的路面比比皆是,他們不得不反覆繞路行進,而大風掛倒的大樹也經常遇到,只是幸好沒有躺到在路上的。

就這麼曲曲折折的出發已經三個小時,前面還是沒有聽到什麼動靜。

漢禹停下馬,取出李團長畫的圖再次仔細看看,確定自己的路沒有走錯,那麼,柳師長的隊伍在哪呢?

就在路邊等著,那也顯然不合適,可是一個老百姓也見不到,這就非常不正常了。

雨後的山路上,坑坑窪窪的,有的路段上還有清水流淌,而且前面也不知道是什麼地形,馬兒也累了。

看了看周邊的地形,有一條岔路通向山頂,於是,他帶著幾個人下馬向上前行馬向前進行,到了一個可以看見左右兩面的山坡上,放開馬去吃草喝水,幾個人就到了一棵大樹下琢磨情況。

這裡已經進入深山,村莊更是稀疏,只看得到濃密的山林,和遠處蜿蜒的一條河流。好在選的位置絕佳,可以看到至少幾公里外的一切。

太陽要已經爬的很高了,大雨之後地面的水汽上升,顯得格外悶熱。幾個人在樹下吃了一點飯菜,勞累感陡然襲來,趕緊趁機靠在樹上打個盹。

過了一個多小時,遠處傳來了密集而沉重的腳步聲,喜鵲也喳喳叫著在不遠處的樹林上面飛來飛去。

不用說,這是一大群人到來的動靜,也只有他們才會警旗成片的飛鳥。

:()沉默的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