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難民(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的,弟子不會再與人談及。”
“你匆忙過來,不會是單獨看望方丈吧,有什麼事快說。”
漢禹就把要出去踏勘韓坤所部地形的事情說了一遍,還對羅漢堂地圖不完善談了自己看法。
“是這樣,從明朝抗倭之後,茂林寺再未入世,所以資料陳舊也是正常不過 。作戰地圖,範團長那邊應該有,真要出征的話,也會給我們配發。”
“可是,那也太晚了些,會不會影響將士出征?”
“可是,現在方丈大師情況嚴重,估計省裡縣裡軍隊上,都會陸續來寺裡,,你這時候外出也不合適,我看兩天後你出發吧,那時候,寺裡也就穩定下來了。”
“那好吧。”
又談及石定成的病情,住持說:
“方子很對,既驅邪氣,又補元氣,對路。以後的戰場上,就需要這樣簡潔快速的單方,我和方丈已經幫助藥局弄了一些,你可以去看看,應該有幫助。”
“現在秋涼了,蚊蟲特別厲害,而且大戰在即,尤其需要這些好用的單方。我這就去看看。”
當天夜裡,烏雲密佈,之後就是電閃雷鳴。
方丈大師於此風雨之夜圓寂。
之後的幾天,天空一直陰沉,雲彩低垂,微風不燥,茂林寺內香菸繚繞,禪樂齊鳴。寺內的僧俗弟子,居士們,全部身著素服,盤坐於大雄寶殿前,齊頌“往生咒”和“金剛經,”送別一代高僧大德往生淨土。
省、縣、軍隊,以及周邊的寺廟、庵堂、道觀、幫會等等,都派遣使者或者親自前來哀悼,大家深情的送這位高僧大德往生極樂。
按照禮儀,直到送方丈大師進入坐化缸,才告一段落。
按照規矩,新任方丈須待三年後才可以指定,因此茂林寺暫由石妙興住持代行一切。
他其實早就開始主持寺內常規僧俗事務,因此寺裡也沒有什麼變化,只是,他比之前忙了很好多。
漢禹取出方丈大師遺留的七十二藝經典,竟然全部是大師親筆寫就,一筆一劃,睹物思人,都讓漢禹內心傷感不已。
但是,大事當前,大敵當前,他和其他人一樣,也都顧不上悲傷。
稟告住持後,他按照原定的計劃,決定帶上德林,以回家省親的名義,馬上將茂林寺經典運回老家收藏,順路出行偵察敵情。
德林是商人出身,對於這些常規事務自然不在話下。
他們兩人請假後,也沒有驚動寺裡,而是從附近的車行僱了一輛馬車,還到藥局帶上了一些時疫的藥物,一併裝到馬車上掩人耳目,之後就開始了名為探親,實為偵查敵情的旅途。
為了安全起見,也是為了避免無謂的糾纏,二人此次出行沒有帶長短槍,只是隨身帶了長棍,與貼身短刀。
大雨剛剛過後的路上,一片泥濘。
即使已經秋涼,漢禹還是不時看到有帶著老婆孩子過來的人員,即使跑的滿腳泥巴,身上被淋得一片狼藉,也無暇顧及。
很明顯,這是不顧一切逃離家鄉的難民。
德林問道:
“你們這是怎麼了?”
“韓坤的部隊殺過來了,到處搶糧食,燒房子,還要抓兵,這不,舍了田地祖墳也要逃到茂林寺尋求保護。”
“他們有多少人?”
“也不知道多少人,反正每個村裡都有他們的人,到處都是。”
“他們現在向哪個方向走啊?”
“反正是在向東走,誰知道究竟到哪啊,反正他們是連搶帶燒的,你們也要千萬小心。”
“看來,韓坤的部隊出動了,從這個情況分析,這還只是先鋒部隊,大隊人馬就跟在後面,估計已經不遠了。”漢禹對德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