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到劇組的當天,就收到了一個不好的訊息。 羅歷歌在前一天上班的路上遭遇到車禍,全身多處骨折,需要治療恢復三到四個月。 季宇寧只得報以苦笑,拍電影過程中出現這樣的意外那是太正常了。 那就只能換人了。 婉容的扮演者換成了阿梅。 阿梅來演婉容,追求的更多是神似。 阿梅是跟著季宇寧從北美回來的,聞訊自然是高興。她心裡還想著電影裡面的那個大婚抬入大清門的鏡頭呢。 8月16日,下午。 “這次雖然對我們開放太和殿內部拍攝,但我們跟故宮方面協商的結果是,在太和殿拍攝,不能像常規那樣使用軌道和搖臂,而是使用1976年在北美髮明的斯坦尼康,由一名攝影師攜帶器材進入拍攝。 也不能使用燈光,只能利用自然光。 所以今天和明天在太和殿內部的兩出戏,都放在中午。” “小季,這個斯坦尼康,我們倒是頭一次看到,這東西感覺是給了導演一種新的視角,下次我們上影也試試。” 在太和殿的丹陛上,季宇寧正和一幫人坐著聊天。 他一身都是老年溥儀的造型。正在和他說話的是謝晉。 謝導等人是到部裡報審新片,另外他們也想現場看看季宇寧拍片。 “待會兒,等到太陽轉西,沿著太和殿前的丹陛石走上一趟,我今天的戲份也就結束了。 不過明天那個登基大典可是真正的重頭戲了,從凌晨就要開始開拍了。” 今天季宇寧從中午開始是拍的老年溥儀的戲份,中午拍的是電影末代皇帝的結尾部分,老年溥儀回到故宮太和殿的鏡頭,和影片的開頭的登基大典是呼應的。 電影末代皇帝劇組是在8月初開機的。 開機的時候,季宇寧還在洛杉磯參加奧運會比賽,所以由他的副導演先行進行拍攝。 這部電影的拍攝團隊主要是來自季宇寧的北美夢工廠。 先拍攝的一般是不太重要的鏡頭,主要是溥儀的幼年、童年和少年時期在故宮的一些外景鏡頭。 “現在我這個團隊是北美團隊為主,再加上香江的以及北影的人。 雖然現場同期收音是英語,但這部電影絕不是以西方的視角來看待華夏,而純粹是以華夏的視角來拍自己。 所以這部片子仍然是華語片,只是分了兩個版本,華語版本是做後期配音的。” 前世,貝託魯奇在拍攝電影末代皇帝時使用了很多適合表現這種說故事的光線色彩和構圖手法,用西方視角描繪了一段傳奇。 他制定的色彩基調非常成功,比如整部電影的色調從黃到藍,到灰色調,再到正常色調。 另外電影末代皇帝的結構還是非常不錯的,它的敘事角度是那種多點敘事,前後時空交疊穿插。透過不同人的視角反映溥儀的命運變化。這種手法後來也被很多電影學院作為電影教學的教材。 當然他是以西方人的角度來看待東方,總是帶有一些蔑視和不接受。 劇情中有很多不符合歷史的地方。反映出導演缺乏基本的歷史知識,甚至也缺乏一些基本的常識。 “謝導,前天晚上我去看北影廠的搭景,看了你那部正在部裡報審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我感覺非常好,我覺得是這幾年國內最好的一部電影。 這次你來部裡審片,我覺得直接過審應該沒問題吧。” 季宇寧說著說著,轉了個話題。 “嗯,這次倒是順利。好像沒什麼問題了。 小季啊,這部電影裡的插曲主題歌都不錯,都是用的你寫的歌。 像那個軍魂,還有一二三四戰士的歌,現在在國內都是轟動一時啊。 前一段的試映,很多大學生看了都紛紛踴躍要求參軍。可惜,現在南邊早就不打了。 年初我去南方雲省拍外景,前線對方那邊天天都有呼啦啦的過來要吃的,要飯吃的。 呵呵,都餓的打不動了。” “活該。” 謝老的話,引來眾人的異口同聲。 “嗯,就像昨天東京那檔子事兒,也是同樣的,活該!哈哈。” 季宇寧聽了,不覺莞爾。這個年頭的華夏人雖然自己窮點,但卻是非常關心國家大事,包括國際大事,這還真是心憂天下。 正在他們說笑的同時。地球背面的北美正是黑夜。 在這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