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嘉祥四十年春三月(第3/4頁)
章節報錯
不再用兵四方,可規矩並沒有恢復,如今城下雖有千餘騎兵,但都是各府部曲,若是細分,人數也不算逾制,而且沒有穿甲冑。
怎麼回奏聖上是語言的藝術,如果以這個理由封禁城門,到時生事,錯算誰的?
這裡沒有人知道陛下會怎麼處理這件事,若是從嚴,便是生大禍,到時又不知有多少人要受到牽連,四大營不又得清洗一遍。
如今站在這裡的沒有一個支援把事情鬧大,即使是斥罵校尉的步軍營統領也不過是想稍稍減輕陛下對步軍營上下忠誠度的懷疑。畢竟在雙方僵持的過程中步軍營的表現堪稱惡劣,所以等護軍營都統開了口後沒有反駁,而是看著王子騰,其他人也一樣。
受著眾人熾熱目光的王子騰心裡想,白放人出城,事後是絕對不好交待的。按照全心全意忠誠陛下的原則,如今最佳的行為就是動用四營兵馬,將城下這些人全部抓起來,押解為首的去見陛下;中策是封禁城門,包圍這支騎兵,等待陛下下令;下策才是放人出城。
可若是忠誠於陛下,採取上中策便是對自己和下屬四營將校大大地不負責。更何況是這個時節,手下人願不願意動手,王子騰一眼就看出來了,所以只能用放人出城的下策,不過需要打一個補丁。
“開城門,驍騎營的不是準備好了嗎,讓一協騎兵在他們出城後遠遠吊著,四營官兵全天戒備,不得懈怠,步軍營務必嚴守城門,仔細檢視出入人員。另外通知五城兵馬司的人,讓他們把人都撒出去,嚴加巡邏,不得放過一個可疑人員!”
“遵命!”
隨著城門的緩緩開啟,陳維尹等抬頭看了看,城樓上的京營將校,高舉右手,然後策動身下駿馬,疾奔出城,千餘騎兵跟在身後,魚貫而出。
只留下王子騰等人站在城上看著他們化為塵煙。
............
聽完面前這個步軍校的話,嘉祥帝覺得荒謬無比,想砍了這個胡說八道的,可又覺得不會有假,這人是王子騰的親衛。
從開始的恐慌到方才的憤怒,眼下的懷疑,嘉祥帝腦中閃過無數猜想,最終浮現出為首的十三人名單。
他確信這是一場示威,一場故意做的秀,只做給他一人看的大表演秀。
這十三人的背後是這個帝國現存最大的軍功勳貴集團,齊國公府、寧榮國公府、理國公府、治國公府,八公中就佔了五家。
沒參與的繕國公府石家早廢了,被他換了宗;鎮國公府和修國公府是他的鐵桿。
這些人受夠了十年來的政治動亂,在這十年間以這幾家損失的家族子弟和政治資源最多,齊國公、寧國公、治國公府只有三品將軍爵,榮國公府二代的賈代善還是公爵,到三代賈赦只有一等將軍爵了,連子爵都沒有,即使是再會生養的大家族,能投入到政治中的人才儲備也是有限的。
但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嘉祥帝,是蓄謀已久,還是臨時起意。
他還是想起那張十三人的名單,這十三人中最先出現在他印象中的是陳維尹、陸安、賈璉,這三人在四年前結拜,在京中勳貴人家一時傳為笑談,因為這三人當時恐怕是連四書都讀不全、忠孝都不認得的紈絝。
其後是何龐、謝鱗,三年前這兩人同前面三人結義,號“五虎”,名號傳開來更是被人恥笑,說這五人怕是看話本,看迷了神魂,居然效起書中季漢五虎上將的名號來,也不知誰是他們的先主劉備呢?
當時人都不在意少年們的意氣,不過胡鬧而已,家中長輩也多有責備,勸他們迴歸正業的。
兩年前這少年五虎同後八人結社,號春秋,名噪一時,但很快被塵煙所蓋,消失在嘉祥帝的耳中。萬萬沒想到,如今再度讓嘉祥帝記起這十三人,竟是以這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