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漕運故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謝鱗聽到俞鶴倫的發問,有些詫異,沒想到他是為了這事,更沒想到的是他這麼晚才來找他們。
運河船隻的拋售是賈璉早就計劃好的,至於漕運系的私下收購,在他們的預計之中,畢竟按照南北商人的習慣,搶佔運力是首要的,漕運系也不例外。
而俞鶴倫對面的幾位聽到這話,表情也有些微妙,這一切也落到牛侯二人眼裡,他們二人悄然對視一眼,知道今天沒有白為俞鶴倫站臺。
“俞世伯,我不明白這有什麼問題,船隻拋售是正常的商業行為,難道我們家怎麼做生意還要和你先商量一下嗎?
你們收船虧錢了,也找不到我們頭上呀,我們又沒強迫你們買。”
俞鶴倫面色一僵,這事確實是他們不佔理,但轉念間,語氣強硬起來,今天本就不是來講理,“你們把船都拋了,以後生意怎麼做,難道都去租船,這裡面的貓膩不小吧?”
“俞世伯,你今天到底想說什麼?我們以後怎麼做生意與你們沒多大關係吧,怎麼了?漕運的幾位也想加入我們?”
謝鱗這話引得牛侯蔣三人看向他,不過牛繼宗不至於連簡單的話術也看不出來,只看了俞鶴倫一眼,替他解其圍來,“謝小子,火氣不要那麼大,你俞伯伯今日問你,自然有他問的道理。
你說是不是,俞大人?”
俞鶴倫心領神會接上牛繼宗的話,“牛兄這句話在理,謝小子,我們收船虧了就是虧了,這點錢我們還不放在心上。可你們的幹法才是讓我們最介意的,連著幾個月拋售船隻,不計成本,怕是不一般吧?”
謝鱗轉過身來,揹著光看向俞鶴倫,剛毅的面龐上閃過一絲瞭然,“既然俞世伯覺得我們的做法有深意,不如你來講講你們的猜測?”
此話將屋內眾人的目光聚集到俞鶴倫身上,他也不慌,將腹稿托出,“你們平遼策說要搭建近海運輸線,負責運輸糧食等軍需物資,這不是什麼奇聞。早在明初,漕運就是海河兼運的,只是永樂十三年後改為河運專營。
至於原因?
很簡單,一是明初海運的風險極大,漕運船隻沉沒時有發生,明初工部尚書宋禮就說過,在這樣的運輸代價下, 河運的運量是海運的數倍;
二是明初南北大運河尚不能直通北京,會通河岸狹窄而水淺,不能通行大船,需要採取陸運。
而永樂九年濟寧同知潘叔正關於以會通河為中心疏浚運河、改善河運的建議被永樂帝採納,經過數年徵調修治,千石漕船可以通行,到了永樂十三年遂罷海運,專營河運。
我派人查了,你們的海船全數由福州、泉州、廣州三處船場按西洋海船的模式營造,高薪請了西洋的技師指導。
這裡面,閩廣的商人可謂傾盡所有,平遼策方一透過,就拿出了上百條可以馬上使用的大海船,最小的也有四千石的承重,你們的謀劃不小吧?
而且這百餘條船裡恐怕有不少是原先閩廣走私商的。”
謝鱗譏諷之態浮於眉眼間。
五虎中老大陳維尹打架一流,受罰最多,行事剛毅果決;老二何龐身寬體胖,糙漢子一個,自幼從軍中流氓嘴裡學得一口汙言穢語,但粗中有細,最會騙人;老三陸安是個真正的貴公子,翩翩君子,行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喜好地方人文,善解人意。
老四賈璉,心思最深沉,慮謀好先手,先發制人,叫你不認也得認,手段陰陽雜匯,不好雄辯,但好罵人,出口即家人,這點和何龐最為投契;老五謝鱗行事縝密,性格偏獨,與兄長相依為命,最厭虛偽二字,對老人們最沒敬意,下手陰狠。
“俞世伯,漕運夾帶私貨,從前明就有了,不會本朝免俗了吧?”
柳芳一聽此話,覺得留誰在京城不好,偏留謝二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