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也使整個拜占庭社會獲得好處。11世紀中葉以前,拜占庭帝國是歐洲唯一掌握養蠶制絲技術的國家,它不僅可以從生絲貿易中賺取大量的金錢,同時透過操控這種緊缺物品來顯示國家力量。

7.商業特權:拜占庭帝國為了應對外部威脅,曾將一些商業特權出讓給威尼斯等國,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軍事壓力,但也對本國的商業和經濟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8.城市貿易:君士坦丁堡作為帝國的首都,其經貿活動非常活躍。城市自身的手工業發達,產品遠銷各地,這也促進了君士坦丁堡的貿易繁榮。

綜上所述,十世紀中葉的拜占庭帝國在貿易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和繁榮的景象,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如外部威脅和內部經濟結構的調整等。

十世紀中葉拜占庭的貿易資料

在十世紀中葉,拜占庭帝國的貿易資料顯示出其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地位。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地中海世界最大的商業貿易中心和最富庶的城市,其貿易繁榮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商業地理優勢。拜占庭帝國囊括了歐亞非三大洲的廣大富庶地區,尤其是首都君士坦丁堡,扼黑海進入地中海的出口,成為東西方貿易的重要樞紐。

貿易資料

1.財政收入:9、10世紀時國家財政的年收入達到58.4萬金鎊,相當於查士丁尼一世時期年收入的5.31倍。10世紀初年拜占庭帝國的年收入曾經達到642萬金鎊,可以說是拜占庭歷史上的最高水平,這種財政放在整個歐洲史上都是十分驚人的地步。

2.貿易商品:拜占庭帝國國內的農產品和手工業製品首先經過敘利亞商人,然後經過威尼斯人、熱那亞人以及亞美尼亞人的中介再被轉運到東西方各地。經過在拜占庭經商的阿拉伯商人和土耳其商人之手,歐洲得到來自於遠東及亞非各地的珍貴商品。這些商品包括香料、香水、寶石、稀有金屬、檀香、察香、樟腦、生絲、棉花以及精美的絲織品、毛織品和地毯。

3.貿易路線:拜占庭帝國在10世紀——12世紀形成了大量的商業法規,包括船隻的大小規定以及相應的水運航程都給出了詳細的劃分標準。並且給予某些國家的商人一部分優惠條件,尤其是威尼斯商人和熱那亞商人。

4.貿易中心:直到威尼斯商業興起之前,拜占庭獨佔了東西方之間的中介貿易。君士坦丁堡是東方與歐洲貿易的唯一中介者,也成為歐洲和地中海世界最大的商業中心。拜占庭政府從國際貿易中獲得的巨大利潤使它在同歐洲其他國家進行外交時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