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了龐統的建議。林小羽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中也在權衡利弊。他知道,此時動手雖然能迅速奪取益州,但也會引起蜀地百姓的反感,不利於日後的統治。

宴會結束後,林小羽找到劉備,說道:“主公,我理解您的顧慮。此時動手雖易,但後患無窮。不如暫且隱忍,等待更好的時機。”

劉備點頭道:“先生所言,正合我意。我劉備以仁義為本,若因一時之利而失信於天下,豈不是得不償失?”

於是,劉備在涪城暫且安營紮寨,與劉璋表面上維持著友好的關係,暗中卻在等待著時機。林小羽則利用這段時間,深入瞭解蜀地的風土人情,與當地的一些賢才名士交往,為日後治理益州打下基礎。

然而,局勢的發展卻並不如他們所料。張魯得知劉備入蜀後,大為驚恐,立刻加強了對益州北部的攻勢。劉璋無奈之下,只好請求劉備出兵相助。

劉備接到劉璋的請求後,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出兵相助,不僅會消耗自己的兵力,還可能讓劉璋對自己產生懷疑;不出兵,又會失去劉璋的信任,陷入被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林小羽經過深思熟慮後,對劉備說道:“主公,我們可以出兵,但不能全力以赴。可先派一支偏師前往葭萌關,做出積極防禦的姿態,既給劉璋一個交代,又能儲存實力,等待時機。”

劉備採納了林小羽的建議,派黃忠、魏延率領一支軍隊前往葭萌關。而他自己則留在涪城,繼續等待時機。

在葭萌關,黃忠和魏延與張魯的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雖然雙方互有勝負,但劉備的軍隊始終沒有傾盡全力。林小羽則密切關注著戰場上的局勢,透過各種渠道收集情報,分析雙方的兵力部署和戰術策略。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備與劉璋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劉璋開始懷疑劉備的動機,對他的防範也越來越嚴。而劉備這邊,龐統卻急於求成,再次向劉備進言,建議他立即進攻成都,奪取益州。

林小羽知道,此時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他找到龐統,誠懇地說道:“士元,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此時進攻成都,風險太大。我們雖然在軍事上有一定的優勢,但蜀地百姓對我們還心存疑慮,若強行進攻,只會激起他們的反抗,讓我們陷入困境。”

龐統卻不為所動,他固執地說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今正是進攻的好時機,若再拖延下去,等劉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們就更難取勝了。”

林小羽見無法說服龐統,只好無奈地搖頭。他知道,龐統性格急躁,一心想要建功立業,這次恐怕是難以改變他的想法了。

不久後,龐統在落鳳坡遭遇劉璋部將張任的埋伏,不幸中箭身亡。劉備得知這個訊息後,悲痛欲絕。林小羽也深感惋惜,他知道,龐統的死不僅是劉備的一大損失,也讓奪取益州的計劃變得更加艱難。

在這危急關頭,林小羽挺身而出,協助劉備穩定軍心。他建議劉備立刻派人回荊州,請求諸葛亮前來支援。同時,他也對軍隊進行了重新部署,加強了防禦,避免被劉璋的軍隊趁虛而入。

諸葛亮接到劉備的求援信後,留下關羽鎮守荊州,自己則率領張飛、趙雲等人,沿水路西進,前來支援劉備。在諸葛亮的指揮下,劉備的軍隊逐漸扭轉了局勢,開始向成都發起進攻。

林小羽也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利用自己對現代軍事知識的瞭解,為劉備的軍隊制定了一系列的戰術策略,多次成功地突破了劉璋軍隊的防線。同時,他還積極開展政治工作,爭取蜀地百姓的支援,為劉備的軍隊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

經過一番艱苦的戰鬥,劉備的軍隊終於包圍了成都。劉璋見大勢已去,只好開城投降。劉備順利地奪取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