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我們雖擅長水戰,但荊州水軍也不容小覷。貿然進攻,萬一失利,後果不堪設想。”

周瑜心中不悅,但念及黃蓋是江東老將,不好發作,只是說道:“公覆不必多慮,我已有萬全之策。此次出兵,定要讓林小羽知道,江東水師的厲害。”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入帳稟報:“都督,諸葛亮求見。”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冷笑道:“來得正好,我倒要看看,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諸葛亮被帶入營帳,見了周瑜,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禮:“亮久聞周公瑾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周瑜冷哼一聲:“諸葛亮,你我各為其主,不必惺惺作態。你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亮此次前來,是為了勸都督退兵。荊州乃我主劉備之地,如今民心思定,百姓安居樂業。若江東貿然興兵,必將生靈塗炭,於江東百姓又有何益?”

周瑜大怒:“大膽諸葛亮,你竟敢來勸我退兵?林小羽佔據荊州,拒不歸還,我江東豈會善罷甘休?今日你若不交出荊州,休想活著離開柴桑!”

,!

諸葛亮神色不變,從容說道:“都督莫要動怒。亮此次前來,並非空手而來。我主林小羽願與江東結盟,共抗曹操。只要江東退兵,荊州願與江東共享長江天險,互不侵犯。”

周瑜心中一動,他深知曹操對江東虎視眈眈,若能與荊州結盟,共同對抗曹操,倒不失為一個良策。但他又擔心這是林小羽的緩兵之計,一時猶豫不決。

諸葛亮看出了周瑜的心思,又說道:“都督若不信,亮願留下一人作為人質。只要江東遵守盟約,我主必不會食言。”

周瑜沉吟片刻,說道:“此事我需與眾將商議之後再做決定。你且先在驛館住下,等候訊息。”

諸葛亮知道,自己的第一步計劃已經成功,只要周瑜肯與林小羽談判,就有機會實施下一步計劃。

在驛館內,諸葛亮一邊等待周瑜的答覆,一邊暗中與江東的一些將領接觸,瞭解江東的內部情況。他發現,江東內部對於是否與荊州開戰,意見並不統一。一些將領擔心與荊州開戰會損耗江東的實力,給曹操可乘之機;而另一些將領則認為,荊州必須奪回,否則江東難以立足。

諸葛亮將這些情況一一記錄下來,派人送回荊州,交給林小羽。林小羽看完書信,心中對江東的局勢有了更清晰的瞭解。他知道,此時正是實施下一步計劃的最佳時機。

林小羽命人挑選了一艘裝滿易燃之物的戰船,偽裝成商船,趁著夜色,順江東下,駛向夏口。與此同時,他又命龐統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埋伏在夏口附近的山林中,等待時機。

幾日後,周瑜終於做出了決定。他召集眾將,宣佈與荊州談判,暫時退兵。但他暗中卻調兵遣將,準備在談判期間,突襲荊州水軍,一舉奪回荊州。

諸葛亮得知周瑜的決定後,心中暗自冷笑。他知道,周瑜的如意算盤要落空了。

談判當日,周瑜帶著魯肅等一干將領,來到夏口。林小羽親自率領諸葛亮、徐庶等人,前往迎接。雙方在一艘大船上舉行了談判。

談判過程中,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就在氣氛緊張之時,突然,一艘商船快速駛來,徑直撞向了江東的一艘戰船。緊接著,商船起火,火勢迅速蔓延,很快就將江東的戰船點燃。

周瑜大驚失色,連忙下令撤退。但此時,龐統率領的伏兵從山林中殺出,截斷了江東水軍的退路。一時間,喊殺聲震天,江東水軍陷入了一片混亂。

林小羽見時機已到,下令荊州水軍出擊。荊州水軍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江東水軍。江東水軍本就被火攻打得措手不及,又遭到荊州水軍的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