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奇謀定遼東

殘陽似血,餘暉灑落在襄平城外的曹軍大營,營帳林立,旗幟在寒風中獵獵作響。林小羽身披玄色披風,站在營帳前,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山巒,眉頭緊鎖。此時,曹操率大軍已兵臨遼東,公孫康據城堅守,雙方陷入僵持。

帳內,郭嘉躺在榻上,面色蒼白如紙,卻強撐著精神,目光灼灼地盯著軍事地圖。諸將圍坐,氣氛凝重。曹洪率先打破沉默,粗著嗓子道:“這公孫康小兒,龜縮城中,拒不迎戰,我軍糧草消耗巨大,再拖下去,恐怕對我軍不利啊!”

夏侯惇也點頭附和:“是啊,軍師,您可有良策?強攻的話,襄平城高池深,我軍傷亡必定慘重。”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郭嘉,又忍不住看向一旁沉思的林小羽。

郭嘉輕咳幾聲,聲音微弱卻透著自信:“諸位莫急,我已有破敵之策。公孫康與袁尚、袁熙貌合神離,如今二袁兵敗來投,公孫康必然心有疑慮。我軍只需按兵不動,公孫康自會將二袁首級送來。”

張遼面露疑惑:“軍師,這公孫康怎會如此輕易就範?”

林小羽這時開口了,他目光如炬,緩緩說道:“郭軍師所言極是。公孫康一直擔心曹操吞併遼東,若我們擺出強攻姿態,他定會與袁氏兄弟聯手抵抗。可若是我們按兵不動,他便會忌憚袁氏兄弟鳩佔鵲巢。在他眼中,袁氏兄弟雖兵敗,但畢竟是四世三公之後,在北方仍有一定影響力。公孫康為保自身權勢,定會對袁氏兄弟下手。”

曹操捋著鬍鬚,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小羽所言,正合我意。就依奉孝之計,全軍原地待命,看公孫康如何動作。”

幾日後,襄平城內,公孫康府中,燈火搖曳。公孫康與手下謀士們正商議著對策。公孫恭憂心忡忡地說:“兄長,曹操大軍壓境,袁尚、袁熙二人又在城中,如今我們該如何是好?若與袁氏聯手抗曹,勝敗未知,且日後袁氏恐會反客為主;若獻出袁氏以求和,曹操生性多疑,又怎會輕易放過我們?”

公孫康身旁的謀士郭圖,眼珠一轉,獻計道:“主公,曹操遠道而來,糧草補給困難,必然不能久戰。我們可先堅守城池,同時派人聯絡周邊的烏桓部落,許以重利,讓他們出兵騷擾曹操後方。待曹操疲憊不堪,我們再與烏桓前後夾擊,必能大破曹軍。至於袁氏兄弟,暫時留著他們,可作為與曹操談判的籌碼。”

公孫康還未及回應,突然一名士兵匆匆闖入,跪地稟報:“啟稟主公,城外曹軍這幾日毫無動靜,既不攻城,也未增派兵力,似乎在等待什麼。”

公孫康聞言,心中一驚,沉思片刻後道:“曹操老謀深算,這其中定有蹊蹺。恐怕他是想坐收漁翁之利,等我與袁氏兄弟自相殘殺。”說罷,他目光投向郭圖,“郭先生之計雖好,但烏桓部落反覆無常,且遠水難解近渴。如今曹操按兵不動,我看袁氏兄弟才是眼下最大的隱患。”

郭圖臉色微變,他本是袁氏舊臣,自然不願袁尚、袁熙出事,但又不敢公然反駁公孫康。

公孫康主意已定,次日深夜,便率領一隊精兵悄悄潛入袁尚、袁熙的住處。袁尚、袁熙毫無防備,正在睡夢中便被公孫康計程車兵擒獲。

袁尚驚恐地看著公孫康,喊道:“公孫太守,你這是何意?我兄弟二人前來投奔,你怎能如此對待我們?”

公孫康冷笑一聲:“哼,你們兄弟兵敗至此,還想在我遼東圖謀不軌。如今曹操大軍壓境,我若不獻出你們的首級,如何能保遼東百姓平安?”說罷,手起刀落,砍下了袁尚、袁熙的頭顱。

第二日清晨,公孫康命人將袁尚、袁熙的首級裝入木盒,派人送往曹營。曹操看到首級後,哈哈大笑:“奉孝果然神機妙算!”

林小羽看著那兩顆首級,心中不禁感慨:“這亂世之中,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