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宜川、洛川、鄜州(今富縣)、延安、環縣、慶陽、固原一線轉移。

他們的目的是擺脫洪承疇的追擊,尋找新的戰機。然而,洪承疇卻緊追不捨,他的部隊如影隨形。

過天星、滿天星部則由真寧、合水東入陝西高陵、三原地區。

洪承疇擔心省城西安有失,被迫分兵追剿。他深知西安的重要性,一旦西安失守,整個陝西的局勢將徹底失控。

於是,他自帶一軍返回陝西鎮壓過天星、滿天星二部,讓部下將領繼續西追李自成和混天星。

洪承疇所領官軍在中部縣(今陝西黃陵縣)追上過天星和滿天星。此時的官軍,經過長途跋涉,已經疲憊不堪,腳步虛浮,臉上滿是倦容。

但洪承疇卻不顧士兵們的疲憊,大聲下令進攻。

過天星和滿天星見官軍勢大,深知此時與官軍正面交鋒對自己不利,於是避而不戰,向西開拔,打算與李自成、混天星會合。

李自成和混天星得知過天星、滿天星部的動向,也加快了行軍速度。

他們在慶陽地區會合後,商議著下一步的行動。李自成提出進攻蘭州,他認為蘭州是西北的重鎮,一旦攻克,起義軍便能在西北站穩腳跟。

然而,他們的計劃卻被洪承疇得知。洪承疇立即檄調左光先和甘肅總兵柳紹宗,合擊起義軍於幹鹽池(今屬寧夏海原縣)。官軍們迅速集結,向著幹鹽池進發。

起義軍在幹鹽池與官軍展開一場激烈的戰鬥。戰場上,硝煙瀰漫,刺鼻的硝煙味讓人呼吸困難;

喊殺聲震天,彷彿要將天空撕裂。官軍憑藉優勢兵力和精良武器,對起義軍展開猛烈攻擊。

他們的火炮不斷轟鳴,炮彈在起義軍陣中炸開,掀起一片塵土和血肉;

騎兵們揮舞著長刀,衝入起義軍陣營,寒光閃爍。起義軍們雖然奮勇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漸漸陷入困境。

在激烈的戰鬥中,起義軍大敗。過天星張天琳見大勢已去,心中充滿絕望。

他望著身邊死傷慘重的兄弟,深知如果繼續抵抗,只會帶來更多的傷亡。

於是,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請求投降。

明陝西巡撫甘學闊得知過天星投降後,將其部數萬人安插於延安。

然而,沒過多久,過天星部卻再次離去。關於他們離去的原因,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因為官軍對他們的待遇不公,引起了他們的不滿;也有人說,過天星心中始終沒有放棄反抗明朝的決心。

這場戰爭,讓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起義軍雖然遭受挫折,但他們的鬥志依然頑強。

李自成等部在經歷這場失敗後,並沒有氣餒,他們在暗中積蓄力量,等待著下一次的反擊。

而官軍,雖然取得暫時的勝利,但他們也深知,起義軍的威脅依然存在,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否則,將會面臨更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