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非戰之罪。

因為多數人,最重要的是冀王都覺得,這個可能最大,所以他們理所當然以此為基本準則,開始討論如何應對。

最終決定慢點進京,邊走邊派人打探,必須得摸清楚京城真實情況再說。

萬一發現有危險就及時回撤。

與此同時,其他地方的藩王也都或急或緩開了個小會討論。只不過有的沒想太多,收到詔書就收拾收拾回京了。

有的想的太多。

正琢磨要不要帶兵回京更安全。

但不管如何,目前都尚未傳出他們老爹,天武帝駕崩的訊息,這份詔書也是以他們老爹的名義,以朝廷的名義下發給他們的。無論是出於對朝廷的忠還是出於對親爹的孝,他們都不能直接拒絕或違背,哪怕內心有許多顧慮擔憂。

諸位藩王們終究還是出發了。

只是有的出發的早些,有的出發的晚些,有的多帶了點人手,有的簡裝出行,有的自己獨自一人帶著親衛回去。

有的把自己媳婦兒女都帶回去了。

又兩天後,依舊還在京城的藩王親信,乃至他們的岳父岳母,便紛紛派遣人手給那些或擔心,或提防的王爺,帶去最新情報。總算打消了部分想太多王爺的顧慮,使他們一改原先慢慢吞吞不敢回京的狀態,轉而快馬加鞭趕回去。

先前他們是擔心詔書有問題,擔心太子之位實際已經定下來,擔心他們這次回京城有危險,所以才會一直拖著。

不敢以最快速度趕回京城。

但越來越多的新訊息傳來,無一不在表明他們真的想太多,天武帝確實沒事,也確實要召他們回京商定新太子。

如此一來,眾王自然不敢再耽擱。

有的甚至直接撂下馬車,自己帶幾個親衛就快馬加鞭往回趕,想著早點回去也能表明他們對朝廷旨意毫無質疑。

提升一下親爹的好感度。

於是不到半個月,在外的那些藩王們便全都趕了回來,隨著人到齊,丁水立刻將他們叫到紫宸殿,開門見山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也不可長期沒有儲君,否則國本不穩。朕已經決定從你們當中挑選出新的儲君,想來你們應該都很清楚,就不再多說什麼了,現在跟你們說一下朕這次選擇儲君的方法。

你們大哥至今還死的不明不白。

所以,誰優先調查出刺殺你們大哥的兇手和幕後勢力,並且將之解決掉。

誰就是新的儲君。

願意爭儲君之位的站出來,不願意的就先在京城等著,或者你們想幫哪個哥哥爭奪儲君之位也行,做選擇吧。”

實際上太子之死的幕後兇手丁水早就已經調查到了,只是一直沒有發作。

此時正好以之作為考驗。

也只有敢於對那些人動手,甚至於將之剿滅的人,才更有資格做新太子。

不然多個吉祥物傀儡皇帝。

對官員而言可能是好事。

對百姓而言,那就是災難了。

“父皇,大哥去世之後二哥就是嫡長子,理應由他繼位,至於調查殺害大哥的兇手,我們兄弟全都義不容辭!”

楚王率先站出來行禮說道。

倒不是他真沒有奪嫡想法,主要是想以此試探他父皇所言是不是真心的。

皇族誰還沒幾百個心眼子。

真傻白甜,早就被吃幹抹淨了。

“你別在這捧你二哥,老大還活著的情況下,自然得按照嫡長子繼承製讓他繼位,同時朕也培養了他十幾年,他有足夠的資格和能力來當好這個皇帝。

可你們,朕本來就沒想把你們往帝王方向培養,但如今老大出了意外,同時朕也沒十幾年時間慢慢培養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