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振聾發聵(第2/2頁)
章節報錯
了盛京,帶回瓦剌人已於近期休兵的訊息和謝自清手書一封,以及各色珠翠寶石十好幾箱。照例由蕭月卿先挑過一番,餘下的送往頌雅閣,給能工巧匠們雕琢加工。
宋雅閣如今每季根據時節推出應季衣裳首飾,生意照舊興隆,客似雲來,財源滾滾。
張旭這趟前往北境,又週轉了一批米糧鹽糖之物送到謝自清軍中。
謝自清手書上恭賀蕭承昭榮登大寶,還讓張旭的商隊帶回了一匹小馬駒,正是之前蕭承昭在信上說的請舅舅得空幫尋的好馬。
而後同蕭月卿說了近來北境局勢,與瓦剌人是暫時打不起來了,今冬雪災大邕十餘州縣均有受災,北境更甚,瓦剌人以遊牧為生,凍死的牛羊不計其數,甚至有為節省口糧,被族人拋棄的老弱婦孺,活活凍死餓死。
冬日剛開始時,瓦剌還有餘力同鎮北軍打上幾場,後雪災日益嚴重,瓦剌大王子束特阿速也曾領兵多次主戰,妄圖能突破鎮北軍防線,從大邕邊境城池掠奪些物資。
得益於蕭月卿的重生,這一世早有準備,北境大軍米糧充足,吃得飽穿得暖,後勤軍備就佔了優勢,戰場之上自是無往不利,瓦剌未能從謝自清手裡討到好,才有了偃旗息鼓之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無論如何,只要能休戰,都是好的,無論任何時代,打仗苦得都是百姓,戰亂之下,民不聊生。就算是謝自清所在的肅州,軍糧不濟時,百姓也要省出口糧先供給軍中,畢竟吃飽了,將士們才能更好的戍衛邊境,只有瓦剌人打不進來,百姓才有安生日子過。
蕭月卿忙完,看了看外頭天色,這都快至戌時了,也不見崔闌蹤影,這廝此次回京就不時的消失,也不知背地裡在忙什麼。
消失的崔闌,此時正在城東看宅子,見天色不早了,決定看完這一處便先回公主府,餘下的的明日再看,再不回去,殿下該等著急了。
(蕭月卿:並沒有呢。)
蕭月卿剛吃了半碗糖蒸酥酪,崔闌就從外頭進來了。
崔闌瞧著公主殿下專心致志吃酥酪,根本不關心他在外頭做什麼的樣子,莫名就覺得有些不得勁兒。
巴巴湊過去道,“殿下也不問問微臣去哪了?”
“問你做什麼?”蕭月卿又吃了一勺,“難不成你還敢揹著我做些不該做的事?”
“自然是不敢的。”崔闌道。
“那不就結了,男子漢大丈夫是該有自己的事做,我倒也不是那等事無鉅細都要過問的操心勞碌命。”
崔闌無法,從懷裡掏出個長條狀的盒子,遞給蕭月卿討好道,“殿下看看。”
蕭月卿開啟看了,紅色漳絨託底的盒子,裡頭放著一支玉簪,簪頭雕成百合花的模樣,通體雪白瑩潤,應當是一整塊兒的羊脂白玉雕成的。
“你這幾日時常不見蹤影,就是去做這個了?”蕭月卿問。
“做簪子只是其一,但旁的事微臣現下還不能說。”
蕭月卿:……
:()月闌風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