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有了大致的賑災章程,這次朝廷倒是沒有耽擱,國庫雖一時拿不出那麼多的銀子,但也還是照著太子說得法子,發了詔令文書,緊急送往各州府。賑災銀子稍後由兵部協同戶部派人押送上路,都察院監察御史同行。

泓衍帝另有明旨,太子負責盛京直隸郡縣賑災之事,事必躬親,不得懈怠。又命御史嚴錫兆同行,負責監察沿途災情及賑災情況。

這日一早,張旭就來稟告蕭月卿,因著雪災的緣故,盛京城中的米糧鋪子都提價了,有那黑心的,竟漲了一倍有餘。

蕭月卿不禁冷笑,商人重利果然不假,但如今民生多艱,不思守望相助,共渡難關倒也罷了,如今竟還想著發一筆橫財?焉知這錢有命掙,也有命花否?重點是這盛京城裡的高門大戶誰家沒置辦點兒產業,背後這些人才是著實可惡。

蕭月卿思索片刻道,“別人的鋪子且先管不了,但咱們自己的米糧鋪子,絕不能漲價一分一毫。再有,為防止有心之人惡意屯糧,鋪子里加派些人手,凡是來買糧的百姓都照戶籍人口登記造冊,按每人每日一升米計,不可多買。”

“殿下這主意好,屬下立刻著人去辦。”張旭說完又匆匆去忙了。

蕭月卿叫來倚梅畫竹,給自己梳洗穿戴,又叫人傳話給前院,備馬套車,準備進宮。

華鸞長公主儀駕,自是一路通行無阻,到文華殿時,泓衍帝這邊剛擺午膳。

汪昱笑眯眯的替公主殿下打起正殿擋風簾子,“陛下,華鸞殿下來了。”

蕭月卿拎著食盒上前行禮,“兒臣參見父皇,這可趕巧了,正好給父皇添菜。”

泓衍帝理著鬍鬚笑道,“華鸞過來坐,這是給父皇帶了什麼?”

蕭月卿開啟大食盒,用帕子包著拎出一個烏黑油亮瓦甕,揭開蓋子,騰騰熱氣升起,一時之間濃香四溢。

宮廷御膳講究形美味美,一向是怎麼精緻怎麼來,泓衍帝自是沒見過這樣的,“這是何物?”

蕭月卿笑笑道,“回父皇,此菜名為福壽全,選用鮑魚、海參、魚唇、蹄筋、花菇、瑤柱、鵪鶉蛋等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老酒,文火煨制而成。有道是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泓衍帝雖沒吃過,但聽她這一說,知道這菜定是費時費力,也是倍感欣慰,“雪天車馬難行,如今你又在外頭自己開了府,難為你還想著父皇。”

汪昱在一旁幫著把菜舀出來例行驗菜,附和道,“誰說不是呢,這樣冷的天兒,公主殿下還惦念著您,真是有孝心。”

泓衍帝聽得舒坦,在那道福壽全裡挑揀幾樣愛吃的嚐了,讚道,“確實不錯,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最妙的是味中有味。”

“父皇:()月闌風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