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出車的人,每天都給2斤全國糧票的,咱家不缺那玩意兒。”

“你小子手上有錢有票的,咋想出帶玉米鍋貼和炒麵的?”趙父臉上浮現怒意,責怪道:“頂樑柱出門在外只吃粗糧,我們在家享受的卻頓頓精糧白米飯,我們能咽得下肚子?”

趙衛國翻了個白眼,又看了下似有所悟的後媽,說道:“姨,我爹近來太累了,你給他講講,這是什麼原因。”

王英一面翻炒,嘴上吧啦個不停,不消分鐘,便是把財不外露的道理,蹂碎了塞入趙父腦中。

趙父品味了半晌,說道:“這有啥的,他們也可以吃啊?”

“都是拖家帶口的,誰捨得吃獨食?萬一他們想給家裡人弄點好吃的,開口找我借錢借票的,我給不給?”

“同事嘛,相互幫助才久遠,衛國,不是當勞資的說你,太小氣的人,未來一定走不遠的!”

“行,聽爹的,我下個月的口糧就留下來,工資也留下一半,給同事們改善改善伙食,至於二叔他們,都吃了那麼多年的野菜,想來是吃不慣粗糧的。”

“那還是算了。”

趙父是個傳統的農村人,並非精於鑽營的上班黨。

前者重視親情,後者在乎事業;前者可以為了親人吃苦挨累,後者可以為了事業不擇手段。

重心不一樣,取捨也不同,也不能指責誰,畢竟都是為了活著嘛!

“爹,你週日的時候回一趟鄉下,給爺奶帶幾十斤大米回去,江源舅舅他們那裡下次再帶好了,我是發現了,不把二叔家那三個小屁孩餵飽了,爺奶肯定捨不得吃細糧的。”

“你也別捨不得,我這次聯絡好了,出車回來的時候,還能帶一百斤白麵回來。”

“又有白麵了?”

“小聲點,這可都是你兒子寫了好幾天稿子換的,別聲張,免得有人搗亂。”說著,趙衛國還望了望中院老何家。

“你寫了什麼?”

“就是篇愛國文章,被領導們看中了,老闆獎勵我百斤細糧,我給換成麵粉了,到時候再去弄點肉吃餃子。”

自幹五寫這些東西賊厲害,在這個特殊年代,簡直是如魚得水。

只可惜現在沒有稿費可以拿,不然就可以發家致富了。

“馬上過年了,家裡就只有一斤多一點點的肉票,你還想吃餃子?過年不吃了?”

趙衛國猛然想起,距離過年只剩下不到10天,可自己馬上要跑滬地,來回5天加1天坐班,下一次跑羊城又得15天,怎麼調班都避免不了,春節在火車上過的事實!

艹!

:()四合院:當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