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出類拔萃的人物。

他:就是出身少林,現任天目山歸元寺的主持方丈靜虛大師。

他正聚精會神的說道,忽見大弟子悟能神色慌張地進來了,門外還站有二十餘名武僧。靜虛方丈頓時停住說經,眼裡含有不滿的目光望著他進來。

悟能上前稟道:“師父,不……好了!”

靜虛真的不高興了,沉臉喝道:“何事這般驚慌?”

悟能忙道:“外面來了一位奇怪的老婦人,聲稱是小師弟的叔娘,一定要見師弟呢!……”

靜虛方丈聽了更不高興的責叱道:“這有什麼驚奇的?叔娘上山看望侄兒,很平常的一件小事,怎麼這樣大驚小怪,就不怕失了身份,你讓小輩們怎麼看你?……”

“師父不知道。”悟能見師父不悅,忙又道:“若是平時,就不足為奇,可這老婦人在冰雪封山之際,居然上得了陡滑的天目山。這是其一;半山八角小亭看山的兩名僧人,被人點住穴道動彈不得,小徒都無法解開,定是高人所為。這是其二;這老婦人上得山來尋人卻不進廟尋找,只往後山亂轉,甚是可疑。這是其三;師父你想,不覺得蹊蹺麼?”

,!

“嗯!……”靜虛方丈沉吟片刻,點頭又道:“是有些蹊蹺,你且快去叫悟世來見我,問他便知因果!”

靜虛方丈不再理會,又說道他的經文去了。

悟能去得片刻,回來時後面跟了一位光頭和尚,那和尚也真是醒目!但見他身材挺直,相貌英俊,穿的和尚服,白底布鞋,可說是全身嶄新的服飾,更顯精神。好一個相貌堂堂的美和尚!只是眉宇間竟有一絲淡淡,不易察覺的慌亂。

他正是四處奔逃的鮑明:只因在上海縣與賀雨柔擦肩而過,嚇得見路就跑,順江而下,幾經轉輾來到杭州城,下榻醉眠客棧,吃在醉仙樓。一日與李休醉閒聊,被賀雨柔追得無路可走的他,無意間流露出厭世情緒,想尋-處世外桃源,清靜了此-生。

李休醉見他武功不錯,人又年輕英俊,想幫他-把,也是幫自已,便將歸元寺說得天花亂墜,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李休醉笑眯眯道:“那歸元寺的後山,懸崖峭壁,風景秀麗,是佛門禁地,人跡罕至。我與那靜虛方丈交情不錯,兄弟可到那裡去暫住些日子,如何?”

萬念俱灰的鮑明便想到了出家為僧,他認為一旦出家了,你賀雨柔就是再痴情,也不可能還會再要一個和尚吧?這真是一了百了,四大皆空,才是唯一的出路。忙道:“索性出家為僧,遠離紅塵。” 李休醉高興道:“如此甚好,我這就捎封書信給靜虛方丈,讓他親自下山來接你。”“怕不會喲!”

鮑明不信又道:“堂堂皇皇的大寺廟主持方丈,會為我一個無名小人,辛苦的下山一趟。”李休醉哈哈-笑,道:“那就讓你瞧瞧李爺的面子有多大?”隨即修書-封,吩咐店小二上天目山,親手交給靜虛方丈。店小二應諾離去。

李休醉的面子果然大!清晨,靜虛方丈如期而至,與鮑明在房裡交談-整天,二人甚是投緣,便收鮑明為關門弟子。

值日僧見他們進來,便揮了揮手,聽說經文的眾和尚忙站將起來,站立兩旁。

悟世上前施禮道:“不知師父喚小徒所為何事?” 靜虛方丈慈祥的一笑問道:“你家裡還有些什麼親人?” 悟世詫愕道:“師父,弟子已無親人。” 靜虛方丈又問道:“你可有一位叔娘?”

“叔……娘!”悟世俊美的臉龐頓現驚訝,茫然又道:“爹孃早逝,我是孤苦伶仃的一人長大,並無什麼叔娘伯孃。”

靜虛方丈道:“那……怎麼門外會有一老婦人前來尋找你,自稱是你叔娘呢,這又作何解釋,豈不是怪哉?”

悟世委屈道:“弟子不曾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