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定荊州(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16章 奇謀定荊州
建安十三年,荊州之地風雲變幻,局勢猶如緊繃之弦,一觸即發。劉備在新野屯兵,雖是兵微將寡,卻因得諸葛亮輔佐,隱隱有崛起之勢。而曹操,已在北方站穩腳跟,野心勃勃,將目光投向了這富庶的荊州,欲揮師南下,一舉蕩平江南。
林小羽身為劉備麾下謀士,此時正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於新野縣衙商議軍情。縣衙大堂內,氣氛凝重,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嚴肅的面龐。
“如今曹操已在許都整軍備戰,不日必將南下。荊州劉表病重,其子劉琮闇弱,難以抵擋曹操大軍。我軍當早做打算。”諸葛亮手持羽扇,眉頭微皺,緩緩說道。
關羽輕撫長鬚,沉聲道:“軍師所言極是,曹操勢大,我軍若正面迎敵,恐難取勝。當以何策應之?”
張飛瞪著環眼,大聲道:“怕他作甚!俺老張願率三千精兵,去會會那曹操,定要殺他個人仰馬翻!”
林小羽微微一笑,說道:“翼德將軍勇猛,天下聞名。但曹操奸詐多謀,麾下猛將如雲,不可輕敵。依我之見,我軍當避其鋒芒,聯合東吳孫權,共抗曹操。”
諸葛亮點頭讚許:“小羽所言,正合我意。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若能與東吳聯盟,曹操雖強,亦不敢小覷。”
劉備面露憂慮之色:“只是那孫權,會願意與我等聯合嗎?我軍如今勢單力薄,恐難入孫權法眼。”
林小羽目光堅定,說道:“主公勿憂。曹操大軍壓境,孫權亦知唇亡齒寒之理。若我軍能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前往東吳,陳明利害,曉以大義,孫權必定會與我軍聯盟。”
諸葛亮撫掌笑道:“小羽此計甚妙。亮願親往東吳,說服孫權。”
劉備大喜,道:“有軍師前往,吾無憂矣。只是東吳路途遙遠,軍師此去,千萬小心。”
諸葛亮起身,拱手道:“主公放心,亮自當竭盡全力,促成孫劉聯盟。”
商議已定,諸葛亮便準備啟程前往東吳。林小羽擔心諸葛亮的安危,決定陪同前往。劉備見二人心意已決,便撥了一艘快船,派趙雲率領二十名精銳士卒,護送諸葛亮和林小羽前往東吳。
數日後,諸葛亮、林小羽一行乘船抵達柴桑。柴桑城內,東吳諸將正在商議軍情。孫權端坐主位,面色凝重,聽著諸將各抒己見。
張昭等文官主張投降曹操,認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兵多將廣,不可與之抗衡。而周瑜、魯肅等武將則主張抵抗曹操,認為東吳據有長江天險,且兵精糧足,若能與劉備聯合,必能擊敗曹操。
孫權猶豫不決,心中甚是煩悶。此時,魯肅入帳,稟報道:“主公,劉備麾下諸葛亮、林小羽前來求見,說是有破曹之策。”
孫權聞言,心中一動,道:“快請二人入帳。”
諸葛亮、林小羽隨魯肅入帳,見了孫權,二人不卑不亢,行了一禮。孫權打量著二人,見諸葛亮羽扇綸巾,風度翩翩;林小羽年輕英武,氣宇不凡,心中暗暗稱奇。
“久聞諸葛先生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不知先生此來,有何見教?”孫權微笑著問道。
諸葛亮拱手道:“亮此來,是為東吳安危而來。如今曹操已統一北方,又欲南下,荊州旦夕可下。東吳若不與劉備聯合,唇亡齒寒,必為曹操所滅。”
孫權臉色微變,道:“先生所言,孤亦知曉。只是曹操兵多將廣,實力強大,東吳雖有長江天險,恐也難以抵擋。”
林小羽介面道:“孫將軍勿憂。曹操雖兵多將廣,但有諸多不利因素。其一,曹軍遠來疲憊,水土不服,必生疾病;其二,北方之人不習水戰,雖有荊州水軍相助,但人心未附,難以發揮其戰鬥力;其三,曹操此次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