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書城裡(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快步隨著人流進入了書城的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明亮的大廳,地板上鋪著明亮的大理石,反射出柔和的燈光。各種書籍整齊的排列在書架上,等候他未來的主任的檢閱。大廳裡每個都安靜的流動著,每個人的都注視著手中和架子上的圖書,很少留意身旁走過的人,也有幾個人竊竊私語。
進門左側是收銀臺,有書店的工作人員穿著統一整潔的工作服,面帶微笑,正在緊張的忙碌著有很多人正在前面排隊,有很多人都流露出滿意的笑容,也有人臉上顯示的是帶了點失望的表情。
慢慢的往前走著,走在這如山如海般的書籍當中,我的心情一下豁然起來,那些書籍正散發著淡淡書香,讓人心曠神怡。書城一共有七層了,每層都陳列著不同型別的圖書,我一般常去二樓和三樓,二樓一般都以文學作品為主,三樓主要是歷史地理為主,這是我的主要興趣愛好。我的前女友也特別愛好書籍,我們逛街很少逛去購物中心,兩個人在書城一待就是一天了。我們關注的型別不同,經常不斷找著書,兩個人就走散了,然後又花很多時間找對方,有時候在找的時候又發現一本好書,一時又把找人的事情擱置在一邊了,那時總是嘆息錢包太癟。每次兩個逛街總是背了好多書回去,那真是快樂的時光!每次來書城總不免想起來。
書籍也許是太貴了,總有很多人一天在呆在書城裡看書,也許在圖書館和書店裡更能看的進書啊。
現在有很多24小時的書店,有了可以專門坐的地方可以慢慢坐著看書,可能位子太少,還是其他的方式更愜意,有坐在地上看書的,有躺在地上睡覺的,現在時代還是比較包容的。現在的隨著智慧財產權的深入生活的每個角落,盜版書也越來越少了,書也越來越貴了。但是和我們其他的東西物價來說,書籍我覺得還是不貴的,每個月賣兩三本書也就五六十元,大家也是能接受的。現在圖書館也非常普及,書不夠看的還可以去圖書館借書看,基本上能滿足每個人的需求。而且書也是耐用品,過了很多年書還能看,你的子孫都能看,還是蠻划算的投資品啊。
我走到大廳的最裡面,有自動扶梯可以上二樓,大廳左側是有一個小廳,都是賣文具啥的。福州是書店一條街,也是文具一條街,到處有賣文具的店。現實的社會中,文具的利潤更豐厚點,也銷售的普及性更大一點,可以更好維持的書店的日常經營。我現在在納悶,民國的時候,很多人沒事就開家小書店,他們是如何盈利的,難道書店都是地下的街頭據點嗎。我看村上的小說裡,也有很多人開書店,也沒都能維持生計。有空我要查查資料研究下。
陽光透過玻璃窗,散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書城裡的氛圍寧靜而溫馨,偶爾傳來輕輕的翻書聲。在這裡時間彷彿慢了下來,人們忘卻了喧囂,只願與書相伴,享受這片刻的安寧。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感覺不到的時光的流逝。在這一瞬間,這個世界好像只有你一個人一樣,有位西方哲人說:書店是最接近天堂的樣子。
我就流連於書山之中,時間過得飛快,我從口袋裡拿出手機,一看時間,已經過了一點了,我趕緊合上了書本,快步的走下樓去。
一轉眼,我就走出了書城,回頭看了一眼書城,轉身離開了。對面是熟悉的張鼎雞,白斬雞蠻好吃的。
我沿著福州路向外灘方向走去,時間有點緊了,步子快了起來,也沒時間瀏覽周圍不同各種書店和建築了。
路邊行人感覺和我一樣,都有點行色匆匆的感覺,沒有了原來的悠閒的感覺。福州路的街邊人行路都比較窄,兩個對面走過有時還要側著身。一路上都是縱橫的馬路,馬路都不寬,紅綠燈也不少,浪費了不少時間。
幾個轉彎大概10分鐘後我就來到了目的地,這是一棟寫字樓,和周邊的老式建築還是有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