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黃酒(第1/2頁)
章節報錯
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傳承,都會有類似的傳承。
我們家族裡,從爺爺奶奶那時期起,就有人做老師,連續三代都會有人這麼做。
我們家族裡,幾乎沒啥人喝酒,就基本很少會喝酒。
我老婆家族這邊,都愛好喝酒,而且酒量普遍都很好,也都是有基因遺傳的吧。
酒是一種文化,適量為宜。
每次去老婆親戚家裡,都是大大喝酒的。
一喝就喝點很晚,一天到晚啥事情也不做,就是中午和晚上兩頓酒了。
我爸爸這邊的親戚都相對的比較安靜,和我爸爸很相似,我的性格和我爸爸很像吧。
我自己也喝酒,我是個足球迷,以前經常看球賽的時候喝點啤酒,弄點小菜,怡然自得。
我和其他同學偶爾聚會也喝幾杯,好幾個同學酒量都不錯,我的酒量不行啊。
我們在家裡基本要不就啤酒,要不就是白酒。
江浙附近應該都是喝黃酒的多,到了我們這一代,都是老年人在喝黃酒。
也許黃酒更加養生吧。
黃酒的分類方式多樣,主要包括按產品風格、含糖量、原料、酒麴、釀造工藝、酒體顏色及曲種等分類,以下是詳細介紹:
按產品風格分類
? 傳統型黃酒: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麥、水等為主要原料,經蒸煮、加酒麴、糖化、發酵、壓榨、過濾、煎酒(除菌)、貯存、勾調而成。發酵週期較長,可達數月,口感醇厚,風味獨特。根據米飯冷卻方式及投料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淋飯酒、攤飯酒和餵飯酒三類。
? 清爽型黃酒:在傳統黃酒釀造工藝基礎上改良而成,透過新增酶製劑、降低生麥曲用量等,口味鮮爽淡雅,迎合了當今消費者追求健康的消費理念。
? 特型黃酒:因原輔料和(或)工藝有所改變,具有特殊風味且不改變黃酒風格的酒。如在黃酒中加入枸杞、蜂蜜等物質,提升功能價值。
按含糖量分類
? 幹型黃酒:總糖含量在15 g\/L以下,配料時加水量較多,發酵醪濃度較稀,發酵徹底,酒中殘留的糖分少,口感乾爽。紹興元紅酒是其典型代表。
? 半乾型黃酒:含糖量在15.1~40 g\/L,又稱為“加飯酒”,因配料中減少了用水量、增加了飯量而得名。紹興加飯酒是其典型代表,酒液呈有光澤的琥珀色,香氣芬芳濃郁,滋味鮮醇厚。
? 半甜型黃酒:含糖量在40.1~100.0 g\/L,採用獨特工藝,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發酵醪中,發酵不徹底,保留較高糖分。紹興善釀酒、山東即墨老酒都屬於此類。
? 甜型黃酒:糖含量在100.0 g\/L以上,一般採用淋飯法釀製,加入酒精含量較高的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保持較高的糖分殘量。紹興香雪酒、丹陽封缸酒等是其代表。
按原料分類
? 秈米黃酒:以秈米為主要原料,其直鏈澱粉比例高,澱粉充實度低,精白時易碎,但雜交晚秈米可用於釀造黃酒。
? 黍米黃酒:以黍米為主要原料,顆粒飽滿,易蒸煮糊化,屬糯性品種,適於釀酒。山西代州黃酒、山東即墨老酒等是其典型代表。
? 粟米黃酒:以粟米(小米)為主要原料,因顆粒緻密、糊化困難,較少用於釀酒,但隨著北方黍米種植減少,其開發越來越受重視。
按酒麴分類
? 麥曲黃酒:以麥曲為糖化發酵劑,發酵週期為25~28天,產量佔我國黃酒的80%以上,主要產地在江浙一帶,紹興黃酒是典型代表。
? 紅曲黃酒:以紅曲和藥曲為糖化發酵劑,發酵週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