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

而依附於這些人擅長種植的平民,根本就沒有土地去種。

沒錯,這種繁華地區的土地永遠不會流落到百姓手中的,那些地方的土地早就被瓜分乾淨,縱使流通,也只會流通向有錢有權的那部分人手中。

玖寧有想過換個地方再行推廣,但這樣下來效率實在是慢,她也沒有那麼多的人手去推廣。

所以,最終她還是把目光放到了宋仁宗的身上,她只能賭一賭宋仁宗的善良,會讓他願意一試。

於是她隻身闖了皇宮,並且給宋仁宗看了紅薯的產量。

果然,宋仁宗很高興,當時就要召集朝臣商議糧種推廣的事。

玖寧阻止了他,玖寧很清楚這些大臣並不會太過用心的推廣這些糧種,或許會有幾位大臣會極力推廣,但收效肯定不會很大。

至於玖寧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其實很簡單,看王安石變法就知道了,雖然現在還沒變法,但也就差了幾十年而已。

宋朝的政策執行力不太行,她沒辦法去相信這些人。

所以她說服了宋仁宗,把糧种放置拍賣行進行拍賣,拍賣行會把糧種的事宣揚出去,屆時,天下萬民都會知曉有這種高產作物存在。

到時仁宗只需把糧種下放至官府,自會有百姓種植推廣。

玖寧不是沒想過把糧種交到商人手中,只是商人重利,知道其畝產之高,定會高價售賣給百姓,百姓根本就買不起。

,!

而且就信譽來說,平民百姓更願意相信官府而不是商人。

玖寧不知道這種方法會不會成功,但她也只能想到這種辦法來推廣了。

其實玖寧知道糧種發放下去能起到的作用並不會很高。

因為最大的問題根本就沒解決,沒地種。

但她一介江湖人士沒能力,更不願意去摻和朝堂上的事。

土地兼併這種事,宋朝的官府都不管,哪裡輪的她來置喙。

她相信有了這種高產作物,百姓怎麼著也多了一些生機。

人是最有韌性的存在了,這裡沒有種的地,那換個能種的地就是了。

樹挪死,人挪活。

紅薯和土豆或許不能給百姓帶來財富,但總能讓他們飽腹活下去。

雖然目前這個作用不明顯,但百年之後動亂開始,這兩樣糧種是真的可以給他們活下去的機會的。

“這種涉及到百姓的事,是真的很麻煩啊!和官府朝廷打交道更煩人!”

玖寧忍不住感慨道。

這次糧種的事,會成為她和官府之間唯一的交集,以後她再也不想和官府的人打交道了。

等拍賣會結束,她就回逍遙島,以後她只關注江湖事。

至於功德,想來這兩種糧種的推廣能給她帶來不少的功德,至於其他的,她還是讓逍遙派門下的人多開幾家善堂,和義診吧!

積少成多就是了。

:()綜影視: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