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月神祭(第1/4頁)
章節報錯
深秋八月,永寧周邊十二乞列迷部受邀參加月神祭。
乞列迷語稱月神為‘別亞’,這一日正是中秋滿月,與大明中秋佳節不謀而合。其目的也大同小異,都是慶祝豐收,只不過一個是透過狩獵一個是透過農耕。
有鑑於此,朱老七以為這個節日可以融合為一。
幾番商議,方才有了永寧八月十五月神大祭。
話說瀛州進軍奴兒干,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並且初見成效。
經濟上,基本與土著確立皮貨本位交易體系。利用鹽鐵茶布瓷等等生活物資與土著進行廣泛貿易且初步獲得土著信賴。
政治上,透過設立貿易代表這種方式,事實上籠絡了土著上層人物,使其擁有部分治權。
漸次以往,這些特權階層自己就會想盡辦法擴大手中的權力,謀求私有財富,這是必然的,人性如此。
軍事上,一次與那乃人衝突,一次與虎爾哈人之間的誤會,加之瀛州對外展示的船隻以及武器配備水平,毫無疑問瀛州軍在永寧地區確立了軍事霸主地位,無人能夠挑戰。
但這樣就足夠了麼?遠遠沒有。
首先,瀛州在永寧並沒有獲得合法統治者地位。
獲得合法統治者地位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政變、造反、革命、篡位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幹掉原來的統治者,取而代之。
但永寧這片本就沒有統治者,想要動用武力也沒有目標,這使問題變得有些棘手。
當下永寧與周邊土著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是平等而非上下尊卑。雖然永寧事實上已將交易稅隱含在貿易體系之中,但卻不能改變永寧沒有獲得土著認可成為共主這一事實。
簡單來說,在永寧這片,朱老七要的是效忠的臣民而非平等貿易物件。
之前永寧制定的聯姻、促進商貿等等制度極好,只要漢人持續移民,總能把極少數土著消化掉,但需要時間,而朱老七則沒有這個時間。
藉助這次月神祭,朱常瀛便是要同土著正式確立宗主關係,也即誰才是真正的老大。
誰來誰沒來,一目瞭然。
而要成為這片區域的帶頭大哥,只靠武力是不夠的,加上金錢也不可以,問題的關鍵在於政治。在大明,政治合法性來源於禮;在世界其他地方,政治合法性則來源於宗教。其實也是一樣的 ,君權神授。
在大明,能夠同上天建立聯絡的只有一人,皇帝。
在永寧,能夠同神建立聯絡的,則是薩滿。
也就是說,朱老七要做永寧土著的老大,就要透過薩滿獲得天神的認可,支援他的薩滿越多,合法性就越強。
至於薩滿制度是否與大明禮制相沖突?這就完全不是問題。
大明皇帝就是個薩滿,只有他有權力祭天!
朱老七也身兼薩滿職責,當真按著親王制度,他的本職工作就是祭祀諸神以及歷代先祖。
詔令發出,七個村屯提前幾日報到,三個村屯雖然沒來但也給了理由,兩個村屯則將朱老七的詔令當作放屁,完全沒有訊息反饋。
這個結果,朱常瀛還是相當滿意的。哪怕有一個村屯響應,那麼這場遊戲就能玩下去。
楊家春總領,老胡爾巴牽頭,與各屯祭祀獵頭商議月神大祭細節。
八月十三日,朱常瀛在永寧議事廳接見各村屯薩滿以及獵頭,正式確定月神祭日程。
世界上的土著村落大同小異,基本為二元制,宗教領袖執掌精神,軍事首領控制肉體,籠絡住這兩個人也就控制了該村落。
“各位,按著傳統,明日日出開始狩獵,各屯選派三人參與。後日日落之前,狩獵人員準時返回。孤將以狩獵多寡進行封賞。”
“十五日日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