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永寧宣慰司(第2/4頁)
章節報錯
。
這地方少有戰爭卻人口稀少,就說明了一切。
大明人來了,格局大變。
攢了一個冬季的毛皮,在永寧城可以兌換米麵土豆地瓜,甚至蘿蔔白菜,遠比南邊部落來的要豐富,而價格也更加友好。
生產力這個玩意很奇怪,種地這麼簡單的事漢人能其他人就不能麼?就還真不能。
這麼容易學的話,非洲早就沒人餓死了。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有時候甚至大於人與獸。
這不是在貶低誰,人家也有人家的長處,比如冬季裡鑿冰捕魚,這一點漢人就不會。
看似簡單的事,其實門道極多,並不是那麼容易。
“色楞,你收穫不錯啊,竟然獵到一條雪貂。”
聞言,那漢子咧嘴憨笑,“運氣運氣,都是祖宗賞飯吃。”
項鵬飛將雪貂皮拿在手中,頗為喜歡,這玩意給女人做脖領,簡直了,能喜歡瘋了。
“你打算換點什麼?”
這地方的人沒有錢這個概念,大多以物易物,但並非代表他們不知道金銀銅的貴重,只是極少不足以作為貨幣罷了。
“換兩個鐵鍋,二十個箭頭,一盒鐵針,一把斧頭。”
“換到了麼?”
“沒有,樓掌櫃說我要的太多了”
喪盡天良啊,項鵬飛摸了摸鼻頭,將雪貂皮還給色楞。
色楞是乞列迷人,居住在卜魯兀站丘陵地帶,其部族姓氏為盧日勒,二十幾戶一百幾口子。
,!
此地部落與海參崴附近又有不同。海參崴附近的部落起碼還有個大概的勢力範圍,依著實力強弱有著鬆散的政治體系。但黑水下游什麼權力結構都沒有,沒有名義上的共主,也沒有強大部落支配幾個小部落的情況,小國寡民,各過各的。
廣闊的土地上村落零星,這是真正的地廣人稀,如果陌生人貿然前來,甚至很難發現人類的蹤影。
為什麼?
因為大勢力不斷南遷去往更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去了,比如靠近大明的那些女直部落。
這種大遷徙在大明將蒙元勢力趕出遼東時就發生了,一直持續至現在。
大明人眼中的蠻荒地界在通古斯人眼裡可是寶地,你不要那別人自然就拿了。
正因為這樣,瀛州人的到來堪稱順暢,沒有戰爭只有三次小規模衝突。
一次發生在別爾真,這是一個沿河小村屯。
探索船夜泊岸邊,十幾個那乃人覺著瀛州的船極好,半夜裡來偷,結果發生衝突,但沒有死人,兩個各有受傷。
一次發生在忽嶺站。那乃人上次吃了虧,召集人手來報復,四名探險隊員慘遭毒手。
第三次衝突,項鵬飛帶兵前往別爾真報復,別爾真消失了。
自那次衝突之後,便再也沒有土著敢在項鵬飛面前大聲說話了,航道也沒出過事。
至今為止,騎二團沿黑水向上遊探索千一百里,設一城三站。
一城為永寧城,其實就是奴兒干,只不過朱老七嫌棄這名字太過不雅,說著也拗口,改了。
三站為卜魯兀、福山、忽嶺。
這些地點皆為舊時奴兒干都司驛站,祖宗嚴選,可以信賴。
窩冬期間,永寧議事會制定出一份詳細拓殖方案。
今年的任務很重,需要再探索千三百里,爭取在黑水同阿速江交匯處建城,那個地方稱伯力。
永寧城本身也要擴建,忽嶺要建城,船廠運作剛剛起步,土豆地瓜能不能在這裡栽種?規劃極多,也不知道能完成幾件。
好吧,有些行政事務也不需要他負責。
“色楞,投軍的事你考慮的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