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兵圍香山澳(第2/3頁)
章節報錯
“回稟軍門,瀛州水師有各類炮艦37艘,葡夷有戰船6艘。請軍門勿憂,瀛王殿下座艦居中指揮,並未前出。”
老頭長出一口氣,又問道,“依爾等所見,若戰,勝負當如何?”
小旗官回道,“小的也不敢說,不過瀛州水師大艦長30餘丈,有火炮五六十門,小艦也有火炮一二十門,遠非葡夷可比,更非我水師能及。”
聽聞此言,張鳴岡又略略安心一些,轉頭催促海道副使範淶,“戰船呢,幾時能來?殿下若有閃失,你我皆不得活矣。”
那範淶倒是比張鳴岡淡定些許,聞言回道,“軍門勿急,下官已差人就近徵調船隻去了。”
“怎能不急?”張鳴岡跺腳道,“殿下萬金之軀,你我擔待不起!”
看老頭呼吸不暢,左右搖擺,範淶急忙上前攙扶,嘴上說道,“軍門可曾見過瀛州炮艦?”
“不曾,所言何意?”
範淶淡淡一笑,“下官在粵多年,曾親眼得見葡夷戰船巨炮,此所以葡夷難治,不服王化也。然則瀛州水師戰船更利,於外海巡邏往復,戰則無往不利,諸夷不敢爭鋒,此所以才有我廣東沿海安定,不見夷船尋釁地方。是以下官推測,葡夷未必敢於同瀛州水師爭鋒。再者,下官雖從未得見殿下,但以殿下治理瀛州,市舶福建等等傳聞,可見殿下行事心思縝密,謀劃高遠,是以下官斗膽推測,殿下未必當真要開戰,而是別有他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但願如此!”張鳴岡顫聲道,“雖如此,你我還是要儘快趕往香山澳,如今兩廣多事,這沿海不能亂啊。”
市舶司所在,自然船舶極多,眾人議論間,兩艘被強徵來的商船緩緩靠岸,官員一窩蜂登船,駛向外海。
謀劃籌備月餘,朱常瀛終於收拾包袱,前來廣東赴任,只是排場有些嚇人,瀛州本部戰艦12艘,各地抽調快巡船25艘。
艦隊浩蕩,不可一世。
要幹啥,自然要強勢接管香山澳,堵住大明海外走私最後一個缺口。
而市舶司選址,自然也在這裡,市政、港口、街道葡人在這裡偷偷摸摸經營幾十年,底子很好,不拿來用不是傻子麼。
再者,淡馬錫軍港的設立,使葡人傲嬌而脆弱的神經瀕於崩潰,矛盾似乎已經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西洋商行船隻在南印度遭襲次數持續增加,雖沒有證據,但朱常瀛把這口鍋扣到了葡人頭上。
我是這麼認為的,那麼主謀就一定是你。
順著這樣的邏輯,那麼香山澳的貿易繼續由葡人把持也就沒有必要了,而籌建市舶司,便是拿到香山澳控制權的契機。
至於為何搞突然襲擊?
一是擔心葡人轉移財產,搞破壞。事實上香山澳的葡人一直在向馬六甲,甚至馬尼拉輸血,這令朱常瀛如吃了蒼蠅一般難受。
二是怕廣東官員阻撓。不管什麼東林黨、楚黨、浙黨之類的,朱常瀛統統把他們歸類為保守派,而以自己為首的瀛州一系,相對應的就屬激進派。指望著保守派能理解並支援激進派的革新舉措,簡直比不讓狗吃屎都難。這是朱常瀛在鼓浪嶼面對福建百官總結出來的血淚教訓,與其浪費時間講道理去爭取,不如擺出事實強迫他們來接受。
指揮室裡,陽光透過玻璃窗灑落在一身戎裝的挺拔身軀上,戎裝莊嚴華彩,金絲銀線閃爍著異樣光芒,高貴而威嚴。
朱常瀛面如止水,平靜的看向幾位葡人使者。
“幾位,有關設立市舶司之後葡人的待遇,你們也看了,如何抉擇?”
“殿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貴國聖人的名言,我葡人也懷有同樣的樸素情懷,上帝見證,在香山澳定居的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