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的大采購極為迅速,因為燒磚的窯廠主都是大明人。

而這位英明的綠女王正在修築供給整個城市的潔淨引水渠,幾家大商賈囤積的磚石簡直可以用山來形容。南洋商行的大采購甚至看不到磚石有明顯的減少。

在大泥居6日,一切就緒,艦隊拔錨起航。

來時5艘船,走時9艘船,材料補給一應俱全,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移民太少,只有11戶願意去荒僻的勇威島。

但得益於一場動亂,沈興卻收穫了2百多專業泥瓦匠,這些人都是為綠女王修築水渠的外籍勞工。

沒有錯,就是外籍勞工,大泥國的富庶以至於沒有人力去做這種卑賤的體力活。

結果動亂導致這些人沒了生計,卻便宜了勇威島。

至於大泥動亂,則越發的厲害。

送行時,勞倫斯興奮的告訴沈興,葡人死傷已經超過20,亞齊同西亞商人也沒有落到好處,死傷50多,兩家的貨棧關門歇業,不賺錢只幹仗。

勞倫斯還趁機以相對低廉的價格收購了一批胡椒。

只是坑慘了不知訊息於近幾日到港的商船。但凡動亂,誰都不會將貴金屬輕易出手,大把的貨物無法出售。

但暫時的利益於長遠來說是有害的,當商船過大泥國而不入時,各方辛苦的投資都將付之東流。

綠女王持續在向兩方施壓,然而其他各方卻仍舊在作壁上觀,看似在玩火自焚,但實際上如果能出局一兩家,也不是沒有好處。

各方利益同大泥從來不是統一的,這是必然的結果。

很遺憾,綠女王沒能成為瀛州的堅定盟友,做瀛州的盟友需要付出的太多了,顯然讓沒有滅國之危的綠女王無法接受。

不過南洋商行也不是一無所獲,綠女王一口氣向商行訂購4百條火繩槍,6門12斤口徑火炮。

有錢,就是任性!

收到的定金,沈興拿出一小部分先行賠付那幾家受損的商戶,把這筆賠款由私人轉入商行,不是沈興甘願做冤大頭,而是商行要拿著這份單據繼續催促大泥結案。

冤有頭債有主,如果大泥國不能給出說法,那就自己討要說法。

保護海外僑民的利益,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沈興把這份使命交給了謝以光,這是對他最後的考驗。如果辦不明白,他就準備換人了。

勇威島上,一群人圍著一塊大石頭嘖嘖稱奇。

這塊石頭高1米寬3米長4米,形似一個雞蛋,邊角有一個切口,破皮即見溫潤玉色。有愛玉之人測算了一下,大概有35噸重。

這塊石頭是倭寇的鎮山之寶,表皮都被摸的包了漿。

估計倭寇也同朱常瀛一樣頭疼一個問題,怎麼把這玩意運走。

35噸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怎麼將這玩意搬上船去,以及如何保證船隻的平衡。

暫時就搬不走,需要特殊的木材運輸船,其實同後世的兩棲登陸艦一個意思,後屁股開門,運用吊裝以及拖車把大型貨物一點一點弄進去。

朱常瀛一想到把這玩意運進京城,擺在皇帝老子面前,他會是什麼樣的表情?就忍不住偷笑。

這個花石綱能不能再換一省的市舶司?

勞民傷財?

不存在的,一切能夠增值的玩意在朱常瀛看來就不是勞民傷財,這是百分之百的財富,就像瀛州現在控制的丁香同肉豆蔻,同樣是奢侈品,什麼資本主義萌芽的催生航海啥的,純屬扯淡。

朱常瀛生在這個時代,才深刻的瞭解到,整個大航海時代的開端就是為了追求奢侈品,而金銀只不過是獲取奢侈品的手段。

當越來越多的物產由奢侈品轉化為普通商品時,所謂的資本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