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年底,北風凜冽,即便身在澎湖,也能感受到空氣中的刺骨寒意。

朱常瀛站在樓頂目送曹化淳出海北上,只希望這小子機靈著點,別把差事辦砸了。

嗯,所以才要給他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

這貨此行的任務很重。

首先要去往北塘,將幾封書信帶給經營北塘的幾個負責人,趙士楨、楊家春、餘良佐。

而後要去往京城,代表瀛王府送禮。

送禮還在其次,朱常瀛這麼折騰,他擔心京裡會有反應。即便天高皇帝遠,訊息遲早也會傳過去的,但朝廷得到的訊息,往往會不明所以,不知所云,道聽途說。與其這般被動,就不如主動上奏。

理由很簡單,蘇祿求援,宗主國出兵,這也是事實。

最多也就能扣個擅自動兵的罪名,但路途遙遠,先斬後奏也不是什麼大事,邊塞鎮守本就有著很大的自主權。

再有一堆珍珠瑪瑙、燕窩海參、兩洋奇物砸進皇宮朱常瀛相信,皇帝老子看在錢財的面上,即便有幾本彈劾也會留中的。

只要皇帝不動,瀛王府便誰也不敢觸動分毫!

辦好了京城差事,曹化淳方才會在回程時轉道淮安府,處理移民事務。

淮安不能去的太早了,雪災不同於洪災,它的災害後果是延遲的,要明年三四月份,吃光了存糧才會顯現。

走投無路的人才最聽話,現在下場就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例如不配合?

轉身下樓,議事廳裡,兩列軍官正在等候。

如今的瀛王軍,是越來越龐大了。

新兵招募,作訓司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但詭異的,正式編制仍舊是三千人。

瀛州四縣駐防民團,合計千人。

三家商行海員,合計千二百人。

南洋駐防民團,合計千一百人。

蓋倫戰艦,30艘。

500噸級,2艘。

400噸級,2艘。

350噸級,18艘。

80噸級,8艘。

其他各型海船,60餘艘。50艘歸屬商行,餘則歸屬長史府呼叫。

而三十艘蓋倫戰艦則分配如下。

三家商行。北洋商行無戰艦。西洋商行配350噸戰艦一艘,80噸戰艦一艘。南洋商行配350噸戰艦兩艘,80噸戰艦一艘。

南洋留守,戰艦9艘。

澎湖本部,戰艦16艘。

這就是朱常瀛的底氣,然而這份底氣的代價很重!

晚上沒事的時候同婆娘對賬。

今年支付的軍人俸祿,30萬兩。

船隻槍炮軍需各類支出,120萬兩。

也就是說,這一年的軍費高達150萬兩。

而開發瀛州的費用,則又是一筆支出,90萬兩。

至於收入,拉拉雜雜加起來,今年也才達到110萬兩。

為此,瀛王府迫不得已動用老本,將歷年積攢拿出來一半填補窟窿。

但別人是不知道的,整個瀛王府,只有朱常瀛同小卓掌握這筆總賬。

所以朱常瀛才要鐵了心佔據丁香雙島。

一來一往,就搶回來30幾萬兩,商會也藉助存貨賺了接近20萬兩,可惜低地人把堡壘燒了,不然搶回來的還能翻倍。

可即便這樣,還是有接近百萬兩的虧空。

能否扭虧為盈,就看明年榮昌、壽寧、和樂、瑞安這條航線能為王府貢獻多少。而瀛州,就是賠錢的貨。

如今留守在澎湖的,老兵新兵各半,戰鬥力肯定是不如那支南洋留守艦隊的,好在也不是去啃硬骨頭,只是出去搶劫而已,倒也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