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搞一搞縉紳(第2/3頁)
章節報錯
“能!”
兩位把總爺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這又是美差,幾日間同瀛州軍交往,許多事他們早打聽清楚了,有關軍餉、有關田地、有關軍規,其他不說,不受文官指使不欠餉就足以吸引這些丘八的眼球。
即便朱常瀛不開口,很有一些人已經拿定主意要走的,如今瀛王金口,這還有什麼可說的?
“很好!不只是金夏,還有周邊幾個衛所也要把訊息傳到。具體徵兵標準,你們去問張二虎,由他來負責。”
“殿下請放心,卑職一定將差事辦的漂亮!”
朱常瀛點點頭,“接下來就是你們的報酬。”
廈門把總趙仟同金門把總韓有德對視一眼,連稱不敢。
“孤說有就有!一名合格士兵銀5錢,每百人額外賞銀5兩,這份承諾長期有效。”
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兩個芝麻武官。
衛所制敗壞,世襲軍官一大堆,但都不是實職,大多拿份工資不幹事,這些年來甚至工資都沒得發了,各謀生路。
而把總是實職,各自管著200多大頭兵,十來條哨船。
如今海上無事,這些人就又不值錢了,各衙門口也懶得管,走私的走私,打漁的打漁,閒來從商船漁戶手裡揩點油,就這麼混著。
嘉靖以來倭寇之所以鬧的兇,戚繼光之所以招募礦工也不用這幫玩意,都是有原因的,實在是不堪大用。
,!
但真的就不能用麼?
其實不是,只是被朝廷壓迫剝削的太狠,逆反罷了。這些丘八就像抹布一樣,朝廷用的時候嫌髒嫌沒用,不用的時候又不洗。
‘充軍’二字就足以說明軍人在大明朝的地位,便平頭百姓也不如,導致軍戶逃籍遍地。
因為這些,瀛州招募軍人從來也不是問題,是不需要拉攏這些芝麻武官的,不過廈門同金門位置特殊,不顯於痕跡的拉攏也是必要的。
兩貨高高興興的走了,然而朱常瀛卻不得閒,福州知府又來。
福州知府彭應捷登岸之後,雙眼就沒離開過岸邊停泊的數艘大福。
幾十名壯丁正在上下倒騰著,將米糧從大福轉至平底沙船,米糧堆積如山,看著讓人心生嫉妒。
彭應捷問曹化淳這糧食要運到哪裡去?
得到的答案令人吐血,竟然是運去漳州府販賣!
剛剛對瀛王生起的好感頃刻間煙消雲散,老朱家人果然一個鳥樣,堂堂親王竟然發國難財!
一棵老樹下,彭應捷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瀛王。
樹蔭下,一張竹椅一張小方桌,桌上擺著茶水、瓜子、花生、蠶豆、核桃。
一年輕人一手搖晃著蒲扇,一手握著紫砂茶壺,吸溜一口茶,嘎嘣一粒瓜子。看著好不愜意。
彭應捷施禮,朱常瀛微微欠身,“不必多禮,那有竹凳,你自坐了。”
“瀛王殿下,臣此來”
“不借!”
“那您這是在親自賑災?”
“是啊,這麼多百姓沒飯吃,孤看著可憐。”
看著不像,倒像是來踏青郊遊,但絡繹不絕的百姓下船入寨卻做不得假,真正是井井有條,令人歎為觀止。
午時將近,空氣裡伴著濃重的鹹魚味。
而鹹魚,可不是誰都能吃到的,有肉又有鹽,這玩意普通百姓都是拿來款待貴客的。
“殿下宅心仁厚,實乃百姓之福。”
“你誇我也沒有用,糧不送也不借,但賑災可以。”
彭應捷指了指營寨,“就如這般?”
“就是這樣,孤的糧食來之不易,都是從南洋高價買來的,假手於人任人貪墨的事孤不做。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