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來自渤泥的示警(第2/2頁)
章節報錯
個險,不值得。
我不是關羽,沒能力過五關斬六將。
臨分別前,我寫了一封手書交給林福祥。
“本王名下有一支船隊正在從暹羅方向趕往瑞安,也就是班拓。可能會途徑汶萊海域,煩勞你留意著,見信之後他們自然知曉該怎麼做,若沒見著,自然最好。”
林福祥接過信件,鄭重點頭,便急匆匆的走了。
而我也不敢耽擱,艦隊掉頭,全速駛向瑞安。
當艦隊返回瑞安,已是七日之後的事了。
令我欣喜萬分的,沈興率領四艘船已經先我一步到了,而我手中的力量已經膨脹至十九艘船隻,各類人員兩千三百眾。
如果把蘇祿軍也加進來,則超過三千。
蘇祿東王苯蘇哈也真是命大,竟然沒死,我見他時已經能夠正常行走。
這是一份沉重的友誼,56名士兵戰死,23名士兵重傷退役,正在營建的瑞安城,將立碑留名,鐫刻他們的名。
作為友誼的見證,巴拉望島透過一紙契約,在名義上成為大明之土。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這座看似龐大的島嶼暫時並不能帶來任何財富,相反,還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單單一座瑞安城,初步成形就需要花費近三萬兩白銀。
返回瑞安的第四日,蘇祿東王便提出辭行,要返回蘇祿國都和樂。
,!
此事正合我意。
幾位頭頭關起門來商議此事。
我看著臉色仍舊略顯蒼白的蘇祿東王,對他說道。
“為了幫助蘇祿,我大明已經同馬尼拉正式決裂,而瑞安也會直面馬尼拉的威脅。這樣說來,我瀛王軍實際上是在蘇祿同馬尼拉之間建了一堵牆,自此而後你們的壓力將驟然減少。
本王想知道你日後的打算,是偃旗息鼓呢,還是繼續同馬尼拉抗爭?”
東王面帶決絕。
“我蘇祿同馬尼拉的紅毛鬼永不妥協,和樂曾被紅毛鬼摧毀兩次,死傷數萬人。這份仇恨,需要鮮血來償還!
返回和樂之後,本王會招募士兵,繼續襲擾宿務周邊的紅毛鬼據點,讓他們永不得安寧!”
這頭鐵性子真討人:()重鑄山河,大明瀛帝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