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廣闊的農田邊,有一個小小的村莊,村莊裡住著一位勤勞的老伯伯。每年秋天,田裡的穀物豐收的時候,老伯伯就會忙得不可開交。

有一年,收穫的穀物特別多,老伯伯收割完後,把穀物堆放在打穀場上。可是,這些穀物堆得亂七八糟的,裡面夾雜著許多雜草、枯葉還有沒有脫粒完全的穀穗。老伯伯用手一點一點地去清理,速度非常慢,而且手還被穀粒刺得紅紅的。

老伯伯心想,得想個辦法來把這些穀物梳理整齊呀。一天,他坐在院子裡,看著院子裡那棵大樹的樹枝,樹枝分杈的形狀給了他靈感。他決定製作一個工具。

老伯伯走進樹林,挑選了兩根粗細合適、又比較直的樹枝。他先用小刀把樹枝上多餘的小樹枝和樹葉削掉,然後把樹枝的一端用繩子緊緊地綁在一起,另一端就形成了兩個長長的杈。一個簡陋但實用的杈子就誕生了。

小朋友們,杈子的樣子十分有趣呢。

杈子有一個像手掌一樣的部分,那就是兩個長長的杈。這兩個杈又直又長,就像兩根瘦長瘦長的手臂,它們一般是微微分開的,就像要給穀物一個大大的擁抱。杈的顏色是棕色的,帶著樹木天然的紋理,看起來就像一道道神秘的花紋。

杈子連線兩個杈的部分是用繩子或者藤蔓緊緊綁住的,就像給杈子繫上了一條腰帶。這個部分是杈子的中心,讓兩個杈穩穩地連在一起。

再看杈子的整個柄,它是由兩根樹枝合併而成的,有點粗粗的,方便大人握住。如果把杈子立在地上,它就像一個在休息的小動物,兩個杈就像是它的耳朵,靜靜地豎著。

當杈子開始工作的時候,就像一個充滿活力的小精靈在穀物堆裡飛舞。

老伯伯會把杈子拿到打穀場上堆滿穀物的地方。他雙手握住杈子的柄,就像握住馬的韁繩一樣。然後,他把杈子插入穀物堆裡。

杈子的杈就像兩把小梳子,輕鬆地插入穀物中。老伯伯輕輕地左右搖晃杈子,就像在給穀物撓癢癢。在這個過程中,穀物裡的雜草、枯葉就被杈子的杈挑了出來,留在了穀物堆的表面,而飽滿的穀粒則在杈子的梳理下變得更加整齊。

如果遇到沒有脫粒完全的穀穗,杈子也能巧妙地把它們分開。老伯伯會用杈子小心地把穀穗從谷堆裡挑出來,放到一邊,等待再次脫粒。杈子每在穀物堆裡動一下,就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彷彿在和穀物們悄悄地對話。

杈子在工作的時候,小動物們也對這個新奇的東西充滿了好奇。

有一次,一隻小麻雀落在打穀場邊的柵欄上,看著老伯伯用杈子梳理穀物。小麻雀的羽毛灰撲撲的,眼睛亮晶晶的。它好奇地問杈子:“杈子杈子,你為什麼要在那些穀物裡亂攪呢?”

杈子回答說:“小麻雀呀,我不是在亂攪,我是在把穀物梳理整齊呢,這樣老伯伯就能更好地儲存和處理它們啦。”

小麻雀又問:“那你會不會把穀物都弄散了呀?”

杈子笑著說:“不會的,我會讓穀物變得更整齊有序的。”

還有一群小老鼠在谷堆旁邊的角落裡偷偷看著。一隻小老鼠說:“看,那個東西在穀物裡動來動去的。”另一隻小老鼠說:“是呀,它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春天的時候,杈子雖然不像秋天那麼忙碌,但也有用武之地。這個季節,村民們會整理穀倉,把去年剩下的穀物重新翻曬。杈子可以用來翻動穀倉裡的穀物,讓它們均勻地接受陽光的照射,防止發黴。

夏天,當新種的穀物開始生長時,偶爾也會用到杈子。比如說,如果有一些雜草長得太旺盛,用杈子可以把雜草從穀物田裡挑出來,避免雜草搶奪穀物的養分。

秋天,那可是杈子最忙碌的季節啦。大片的穀物被收割回來,杈子就像一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