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帷幕。

此時的宴會廳,看似一片祥和,實則暗流湧動。朝臣們心懷各異,有的在盤算著如何在今夜的宴會上嶄露頭角,有的則在暗中觀察著周圍的一舉一動,而張平這位被梁帝寄予厚望的布衣客卿,已然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尤其是兵部的郭侍郎,他看向張平的眼神中滿是鄙夷之色,彷彿在他眼中,張平不過是一個不自量力、即將走向死亡的螻蟻。在這看似平靜的夜宴之下,究竟會隱藏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與紛爭,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只待時間緩緩揭開那神秘的面紗。

金碧輝煌的宮殿內,華燭高照,宮女們蓮步輕移,如翩翩起舞的彩蝶,開始上菜上酒。珍饈佳餚擺滿了一桌又一桌,酒香四溢,瀰漫在整個宴會廳。然而,這看似和諧的夜宴氛圍,卻被一聲突如其來的啟奏打破。

兵部主事黃符滿臉憂慮,霍然起身,行禮之後,聲音凝重地說道:“陛下,如今梁國局勢岌岌可危,猶如大廈將傾。邊境之地,戰雲密佈,狼煙即將燃起,臣懇請陛下早做籌謀,萬不可臨陣失措,貽誤戰機。”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在寂靜的宴會上空迴盪,引得眾人皆投去關注的目光,原本輕鬆的氛圍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禮部尚書李健一聽,心中不服,立即反駁道:“我堂堂大梁,坐擁廣袤無垠的沃土,山河壯麗,物產豐饒。自開國以來,便以禮義之邦著稱於世,文化傳承源遠流長,豈是那些野蠻的南蠻小國所能企及?誠然,當下敵國看似武力強盛,氣勢洶洶,然窮兵黷武者必難久持。此乃天道常理,待其鋒芒漸失、力殆之時,我大梁王師振臂一呼,必能收復失地,重振國威。況且,天下文人雅士,皆為我大梁之文化底蘊所吸引,心向我朝,此乃人心所向,絕非區區武力所能輕易扭轉。”李健說得慷慨激昂,那自信滿滿的神態彷彿勝利已然在握,周圍的文臣們也紛紛點頭,對他的觀點表示贊同。

“話雖在理,可如今戰火即將蔓延,邊境的百姓們必定會深陷水深火熱之中,慘遭塗炭。是舉兵迎戰,還是商議求和,此等關乎國家命運、百姓生死的重大決策,絕非臣等所能擅自決斷,唯有陛下聖明,方能定奪乾坤。”兵部主事黃符恭敬地回應著,目光始終堅定地望著高高在上的梁帝,眼神裡既有期待,又有一絲難以掩飾的憂慮。

就在此時,武將陣營中一位身形魁梧的老將猛地站起,聲若洪鐘:“自古以來,武將以征戰沙場、保家衛國為己任,故而主戰;文人墨客則多傾向於和平協商,以和為貴。瞧瞧如今這大梁的朝堂,歌舞昇平的日子過久了,竟連兵部主事都開始畏戰主和,這若是傳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若真要主和,不如干脆將兵部併入禮部算了,省得在這裡丟人現眼!”說話之人正是威震四方、常年戍守西狄邊境的大將軍楊業楊老將軍。但見他白髮蒼蒼,卻精神矍鑠,身姿挺拔如松,站在那裡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給人一種無形的壓迫感。尤其是那一雙炯炯有神的虎目,不怒自威,彷彿能洞察一切。腰間懸掛的長刀,刀鞘上鑲嵌著熠熠生輝的寶石,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凜冽的寒光,彷彿在訴說著往昔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和主人的赫赫戰功。

坐在後排座位上的張平,被這突如其來的爭論吸引了注意力,順著聲音望去,只見一位鬍鬚皆白的老者傲然挺立在殿堂中央,那威嚴的氣場令人心生敬畏。他心中不禁感到疑惑,在這宮廷宴會之上,按常理大臣是不得攜帶兵器入內的,為何這位老者能夠例外?於是,他輕聲向前座的左航詢問道:“這位大臣為何能持刃進殿?此乃宮廷宴會,理應遵循宮廷禮儀,禁止攜帶兵器才是。”左航微微側身,壓低聲音,耐心地解釋道:“楊業老將軍乃是我大梁的三朝元老,一生征戰無數,戰功赫赫,威名遠揚。自先皇在位時起,便深受陛下的敬重與賞識。因其功勳卓著且忠心耿耿,陛下特此恩赦,允許他佩刀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