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們攸地靜靜無聲,大殿上落針可聞。

有老臣們還記得,二十年前,太子皇上要立太子時,也是在大殿上與朝臣們商議,那時皇上說完後,朝堂上譁然,一片亂鬨鬨的,大家七嘴八舌說著見解,有的人說立太子過早,有人的說不早不早,太子還是要早早立,有利於社稷安穩,有的人覺得立有立的好不立有不立的好,反正,都有的說。

不像今天,這廢太子之言從皇帝口中說出來,竟然鴉雀無聲,群臣沉默。

皇帝等了一會兒,沒聽到人說話,便開口,「怎麼?都沒有意見嗎?」

此言一出,東宮派系的人立即出列,反對廢太子,懇求皇上言太子殿下雖有犯錯,但太子殿下年輕,還有機會改正,重罰就是了,真沒必要不給改正的機會就廢太子云雲。

皇帝耐心地聽著東宮派系的十幾名朝臣說完,等了一會兒,沒見有人再出列,問:「還有反對的嗎?」

再沒人出列。

東宮最鼎盛時,支援太子的人有大幾十,如今東宮眼見大勢已去,就這麼零星的十幾人站出來做著最後的掙扎挽救,在百官上,人數就顯得孤零零少的可憐。

皇帝擺手讓人回列,又問:「可有愛卿覺得朕所言不錯,太子已難堪大任,應廢太子?」

許子舟當先站了出來。

沈怡安也出列,「太子殿下多年來所作所為,的確有失儲君風範,陛下多年來給過太子殿下無數次機會,如今陛下開口言廢太子,可見太子殿下著實讓陛下失望了。臣贊同陛下。」

「朕確實對太子失望。」皇帝道:「沈愛卿若是不從朕的角度出發,從社稷的角度來說呢,也贊同朕廢太子嗎?」

沈怡安拱手,「依臣看,太子殿下過於以送給為自我,不夠儲君為社稷之格局,不為百姓謀福,不為社稷謀利,的確當廢。」

皇帝點頭,「其餘愛卿呢?有何要說?」

有人陸續出列,「臣附議沈大人所言。」

「臣附議!」

「臣附議!」

……

寒門朝臣大約有十幾人,在許子舟和沈怡安出列後,都陸續出列,另外竟然有以前擁護太子的朝臣,大約也有十幾位出列,再有老臣們,出列了幾位,都贊同廢太子。

反而,二皇子派系的朝臣,沒接到二殿下的眼神示意,都偷偷瞅二殿下,可是二殿下頭也不回,連半個指示都沒給,反而,都沒出列。

皇帝看的也稀罕,喊了一人,「陳愛卿,你是何想法?朕聽聽你的言論。」

被皇帝點名的人是二品大員,近幾個月太子打壓二皇子派系,最狠的時候,他為蕭枕出過聲,皇帝何其毒辣,基本已猜到他是投靠了蕭枕。

陳大人緩緩出列,「臣也覺得太子殿下如今看來,的確難堪大任,但臣放下在想,若是陛下廢太子後,如何安置?是封王去封地?還是……」

這是個大問題,若是陛下念及對太子親手撫育之情,廢太子後,給他封個王讓他去封地,那還不如讓他暫時坐著太子的位置上呢。

皇帝沉聲說:「貶為庶民。」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群臣都震驚地看著皇帝,誰也沒想到,陛下說出這四個字來。

東宮派系的人面色大變,有人出列,「陛下,這不至於吧?」

「不至於?」皇帝冷哼一聲,將太子犯罪的證據扔到了那名朝臣的腦袋上,「五十二條罪責,大罪十三條,足以讓朕廢了他之後,貶為庶民了。」

這名朝臣被砸,心肝膽俱顫,但還是伸手捧起這些證據,低頭一目十行看過,當看到衡川郡大水,因東宮而伏屍千里後,頓時沒了聲。

皇帝沉著臉,「傳一遍,讓愛卿們都看看,朕的好太子,這些年到底